蜂鸟多少钱一只(中国确实有蜂鸟)

圈圈笔记 43

蜂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有300多个种类,是新大陆最大的鸟科之一,仅次于霸[插图]科(Tyrannidae),后者为370多种。

蜂鸟的独特性体现在它们出类拔萃的飞行本领(悬停能力尤为突出)、绚丽多彩的体羽和普遍偏小的体型上。与花的特殊关系使蜂鸟在生态环境中拥有其他鸟所无法取代的生态位。它们几乎仅以高热量的花蜜为食,同时在这过程中为它们所专食的植物授粉。

尽管人们对蜂鸟内部的组成体系意见相当一致,但蜂鸟与其他鸟类群体的关系仍颇富争议。一般而言,蜂鸟科与凤头雨燕科和雨燕科一同归入雨燕目。这种分类观点近年来得到生物化学研究领域的支持。雨燕和蜂鸟拥有一种共同的酶——苹果酸脱氢酶,西比利和阿尔奎斯特的DNA比较(1990年)则对这一分类法予以了确认。蜂鸟科内部则分为2个亚科:隐蜂鸟亚科和蜂鸟亚科。

蜂鸟的喙通常特别长,而舌甚至会更长。图中一只牙买加芒果蜂鸟伸出喙尖,从一棵野生大蕉花那里吮水。

蜂鸟与隐蜂鸟

形态与功能

蜂鸟亚科有96个属,包含了90%以上的蜂鸟种类,乃是一个极为多样化的亚科。鉴于在这样一个大的集合中,种类关系肯定比隐蜂鸟亚科杂乱,因此一些分类学者拟寻求进一步分化出新亚科的可能性。比如有一种提议为将冠蜂鸟属和刺尾蜂鸟属并成一个独立的亚科(冠蜂鸟亚科),而将具有显著特征的齿嘴蜂鸟和矛嘴蜂鸟列为另一个亚科(矛嘴蜂鸟亚科)。虽然冠蜂鸟亚科的归类提议主要基于鼻盖和初级飞羽的位置和发育情况这些带有表面性的特征,但矛嘴蜂鸟亚科在后颈的肌肉组织和鸣啭的声音构成方面明显有别于其他所有蜂鸟种类。多数分类学者同意齿嘴蜂鸟和矛嘴蜂鸟不从属于隐蜂鸟亚科,然而对于支持它们组成亚科却持谨慎态度,因为尚无可用于比较的生理构造和分子结构方面的翔实资料。

蜂鸟亚科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它们的肱骨肌腱模式相同,而喙也通常都为笔直型或略下弯,长度从紫背刺嘴蜂鸟的几毫米至剑嘴蜂鸟的12厘米不等。大部分在羽色上表现出明显的性二态。雄鸟的头部、背部和腹部经常着色鲜艳,由红、橙、绿、蓝等多种亮丽的色彩组成。在某些种类中,雄鸟还有非常醒目的宝石色装饰物,如可伸展的翎羽、冠、加长型的尾羽等。相比之下,雌鸟则显得不起眼,通常没有绚丽多彩的羽色。不过,在某些种类中,体羽的性二态现象不明显,甚至不存在,如人眼几乎无法区分紫耳蜂鸟属和喉蜂鸟属中的雌雄鸟。着色亮丽的雄蜂鸟一般具有领域性。展姿场炫耀行为据悉只存在于少数种类中,许多蜂鸟亚科种类的求偶主要表现为空中炫耀。大部分巢为杯形(少数为钟摆式或圆顶形),筑于大树枝上或交叉的细树枝间。栖息地极为多样化,从沙漠边缘、红树林、热带雨林到安第斯山脉雪线以下的多年生草地都有蜂鸟的身影。

一只艾氏煌蜂鸟从一朵火红的火炬花上摄取花蜜,它的振翅速度达到每秒80次。为了提供这种悬停飞行所需要的能量,一只蜂鸟每天要消耗相当于体重一半的糖分。

隐蜂鸟亚科的6个属(锯嘴蜂鸟属、镰嘴蜂鸟属、铜色蜂鸟属、髭喉蜂鸟属、隐蜂鸟属、齿嘴蜂鸟属)与蜂鸟亚科的区别在于它们独特的肱骨肌腱和以褐色、灰色和淡红色为主的着色模式。鲜艳亮丽的色彩很稀少,主要限于背羽上。隐蜂鸟普遍不具有领域性,见于热带森林的下层植被,如茂密的灌丛中。通常具有很长的喙,适于采食具管状花冠的花。与芭蕉科植物关系密切。在所有研究过的种类中,雄鸟都会聚集在展姿场来吸引异性。它们的炫耀很嘈杂,反复发出卡嗒卡嗒的鸣叫声,雄鸟会将舵羽(尾羽的一部分)展开成扇形,并且张大嘴露出黄色或红色的下颌内基(张嘴炫耀)。隐蜂鸟的巢为垂吊式,通常呈锥形,附于柔韧性强的狭长叶子的内侧末端,或者当有河岸、洞穴植被或桥提供掩护时,它们会将巢附于垂下来的根或细枝上。

蜂鸟的体型非常小。大部分种类只有6~12厘米长,2.5~6.5克重。圭亚那和巴西的红隐蜂鸟及古巴的吸蜜蜂鸟体重均不足2克,不仅是最小的鸟,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小的温血动物。而镰嘴蜂鸟、剑嘴蜂鸟和蓝翅大蜂鸟等种类则重于平均水平,为12~14克。一如其名,巨蜂鸟为所有蜂鸟种类中的最大者,重19~21克,与一只小型雨燕相当。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