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族维生素食物来源(b族维生素食物来源哪里)

圈圈笔记 64

B族维生素的本名,拥有十足的化学味

今天从B族维生素中的一员,维生素B6说起。

193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发现了维生素B6。和那个年代发现的大多数维生素一样,对于维生素B6的化学结构是什么,不求甚解,只是觉得当时发现的维生素B6,不像是单一的化合物,很有可能是几种物质复合在一起,于是称之为维生素B6复合物。

到了1938年,终于确定了吡哆醇,又名3-甲基-3-羟基-5甲基吡啶,是维生素B6复合物的一部分;另外还有两种存在形式,即吡哆醛和吡哆胺。

又是醇又是醛还有什么胺,这都是因为在相应的化学结构上有相应的官能团,或是羟基、或是醛基、或是胺基,就有了相应的名称。同时,它们还都是吡啶的衍生物。

人类生存的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化学的世界,维生素也不能脱俗。这三种吡啶衍生物,相互之间还可以转化结构。维生素B6在扮演百变星君的同时,还是140多种细胞酶的辅酶,在生物体内的存在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作用也是十分广泛。

辅酶?B族维生素和辅酶是什么关系?

辅酶不是酶,但是众多酶在干活的时候,不能没有辅酶

酶,生物体内的一类蛋白质或RNA,其本质作用,是催化剂。更严格一些来说,是生物催化剂。

依照分子组成的不同,将酶分为两大类:单纯酶,以及结合酶

单纯酶,一看名字就带有刚出道小鲜肉的作风,特立独行我行我素。作为单纯的蛋白质,自己可以独立接戏,不需要助理啊经纪人什么的来帮忙。

但也有那么一些酶,自己是不能独立接活儿的,必须有小助理给辅助一下,被称为结合酶。

结合酶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组成。酶蛋白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辅助因子则是有机小分子物质,个头不大,主要作用是在酶催化反应中传递一下电子啊、原子啊或是基团什么的。

就像是大演员后面总得有个拎包包的、递茶水的、驱赶闲散人员的小跟班。别看职位不高,但是没有辅助因子和酶蛋白的结合,结合酶形成不了,酶蛋白还就是没有办法产生酶活性。

小助理有大作用呢!

这些辅助因子,称之为辅酶

抱团的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占据了辅酶市场的半壁江山。

人称B族维生素有8个兄弟,比葫芦娃还要多一位。除了前面提到的维生素B6,还有以下几位成员:

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3——烟酸、维生素B5 ——泛酸、维生素B7——生物素,再到维生素B9——叶酸、维生素B12——钴胺素。

以上各位,在人体中都扮演了辅酶的作用。

原来,某些保健品中故弄玄虚的专有名词,又是核黄素又是生物素什么的,被吹得天花乱坠让人猛一听感觉哇偶太高大上了,本质上,就是一群维生素,而且还都是B族维生素。

有意思的是,B族维生素相互之间很抱团。从作用上来看,相互之间互相影响、促进,协同发挥作用;从摄取的角度来看,缺了哪一位,身体都会出现异常,都会对机体产生影响。因此,B族维生素需要同时发挥作用。这种现象叫做B族维生素融合作用。

这听上去让人有些担心:会不会缺少其中哪一个维生素,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啊!

大多数情况下不用担心,那是因为,一来人体对B族维生素的需求量本来就很小;二来在饮食中,不论荤素,都多多少少含有B族维生素。除了特殊情况(禁食、偏食、疾病状态、备孕、妊娠和哺乳期等),正常饮食就可以保证摄取,不必因此而焦虑。

要补充B族维生素,从哪里搞来最靠谱?

从饮食的角度来说就有些复杂了,因为在动物内脏、水果蔬菜、菌类、乳类等,众多食物中都含有B族维生素,而且各自的含量还各不相同。

这是因为除了人体,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生物,也需要各种各样的辅酶来进行新陈代谢。很多微生物、植物就会从头合成各种B族维生素。

但是有些情况下,医生还是会推荐服用各种B族维生素来治疗、预防疾病,例如禁食的患者需要日常补充维生素,备孕时服用叶酸来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孕妇服用维生素B6来治疗孕吐等。这些维生素从哪里来?

其实很简单,药厂进行化学合成啊。经过相应的工艺、制备成为药品,可以安全、有效地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各种B族维生素。

化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现代工业生产的进步,更是将科技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药品,服务于人类的健康。

清风计划2019算数健康大会青云计划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维生素B6[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4,22(5):321-322.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