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为什么不建议学航空航天)

圈圈笔记 129

一种观点认为

讲讲我的经历,给过来人启发,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

15年前年我从西安比较好的高中毕业。全省一千多名左右。年幼无知的我选择了哈工大的王牌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应该是当年录取分最高的一批,同期比我低10分以内的同学,有去川大学医。西交大读材料。北邮计算机,还有北邮通信。华科计算机,西南财经金融,北理工数学。

哎。之后的人生我不说大家也应该能猜到。我读了几年机械力学专业课以后,硕士毕业,没什么过硬的硬通货本事如编程和硬门槛职业如医生。只能当好大国工匠,从事传统军工制造业,继续在郊区一个航空研究所工作,同学大多去了阎良,加班虽然没华为猛,但也是家常便饭。年薪12万左右。

当年高考去北邮学3c专业同学有三个,一个学计算机目前在美国沃尔玛总部当码农,一年9万刀,一个在成都蚂蚁金服,年薪35万。还有一个在美国湾区amazon,年薪15万刀。西南财经金融同学后来去了北大ccer目前在北京建总,收入25左右。川大学医同学在哈佛大学读博士访问。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声长叹……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嗯,概括地说,这不是一个适合中国的,年轻人从事的行业。

我国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所有人都在拼命地为自己在社会上赚取一份资源,获得一个位置,航空航天并不是能够提供这些的行业,虽然在各国都是如此,但是在我国就成了一个问题。我国现在还不是那种能为了自己的心愿而生活的国度。

而对于我国年轻人来说,这个行业更加不适合。

这个行业是一个要求积累的行业,人才培养周期长,你在影视剧里看到的西方年轻人个人英雄主义挽救一个型号的情节,在现实里根本不会发生。在航空航天界,想要对行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要入行十年以上才可以。也就是说,十年以后你才会有资格真正在系统中扮演一个角色,至于当主演,那就不仅要依靠个人的努力,还要看历史的行程了。

于是,连个人的心愿其实也是很难以满足的了。

这样的现实,我国的年轻人能沉得住气么?显然不能,因为对于现实生活追求的压力,在年轻人的身上尤为迫切。金钱,美女,虚荣心,这些对于从事航空航天的年轻人来说,是相对不能被满足的。尤其是相对于他们所付出的的心血来说。

但是,如果你能坚持住,或者说尽快耗掉自己的青春活力,或者尽快成家,那么航空航天这个行业还是很好很好的。

因为到了那个阶段,很多年轻时候所看重的东西都已经不重要的。女人的美貌:可能成家以后会觉得哪个女人都差不多;高薪的收入:当稳定下来以后会觉得挣的再多也没有时间花;社会地位:我国绝绝大部分人都只停留在处级以下的层次上,而为了这个耗尽那么多心机到底有没有必要呢?社会上的一些负面现象,体制的弊病,可能随着对于人性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也会更加包容。

而这个时候,航空航天恰恰可以为你提供一个永远不会过时和消失的追求和梦,这个梦想不会随着你的荷尔蒙的减退而褪色。

不过以上这些,起码三十岁以后才能感受到吧。在那之前,我国年轻人是世界上最迷茫的人群之一了吧,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他们到底很难选择这里落脚。可是人终究要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你们觉得航空航天类专业,值得报考吗?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