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什么的光线

圈圈笔记 43

虽然你生活在这么多人群里,但其实每一个人都只和自己周围的几个人保持联系,每个人的生活圈子都小得不行。

在这部纪录片里,你能看到别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

近窄门,走远路,见微光。

我们遇到的生活都是一道道窄窄的门,它不给你敞开,推开门也不是通达的大道,我们要穿过很长很黑很远的路,找到微光。

——任长箴

2018年,《生活万岁》这部纪录片突然之间爆红。

十四组普通人的故事里,有一对父子,四十一岁的老宋和十五岁的小宋。

父亲老宋是上海高楼外的蜘蛛人,东方明珠是他经常服务的对象。

这里房子的均价,在二十万以上,一个厕所便能抵得上他老家一套称得上奢华的房子。

儿子小宋五岁那年,老宋和老婆离了婚,他先是把儿子托付给老家的父母抚养,后来干脆就带在了身边。

他的理由只有一个——上海的教育条件更好。

他们住的是城中村。

晚上,老宋给儿子做他最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

饭桌狭小,窗户上糊的纸被风一阵一阵地吹开,洗衣服要去外面的水池,袜子破了洞要仔细地缝好……

老宋对儿子说:你知道爸爸一个人带你也不容易,争口气,不要淘气。

之前的老宋对足球一无所知,直到儿子喜欢上了足球,他才偶尔跟着看比赛。

小宋最早是守门员,到了五年级,身高成了问题。

教练问小宋:你怎么长不高呀?那你爸爸多高呀?

老宋只有一米六五。

教练觉得小宋估计也长不出来了,继续守门不合适,就让他开始练踢球。

听到教练这么说,老宋也有点为儿子的身高着急,听说儿子训练要练胸肌,他二话不说给儿子买了牛肉和蛋白粉。

老宋下班后的生活,就是给儿子烧饭、洗衣服、聊天。

整整十年。

后来,十五岁的小宋长成了身高一米七七的大小伙子。

片中有一段父子俩互相给对方搓背的镜头,很是温馨。

但私下里说起儿子,老宋还有一点小遗憾:好像他大了之后,没有小时候那么爱跟我说话了。

对于一个四十一岁的离异男人而言,他就像一只始终盘旋而无处落脚的灰色鸽子,就那样漫无目的地飞着,周围是一个巨大的世界,就像一条永远都飞不出去的隧道。

一切都是虚空,一切都是虚无。

儿子是一切虚无里嵌入骨髓的实在,只是也早已脱离了他能够控制的范围了。

晚上,老宋和儿子挤在一张床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老宋的眼神里有躲闪,藏着一个父亲的亏欠和愧疚。

他问儿子:你的梦想是什么?

儿子说:踢球,身家过亿。

父亲先是一怔,之后的眼神里继续躲闪,劝儿子不要老抱着手机,要好好看书。

什么是生活里的光?

导演任长箴有一个说法:

生活很复杂,困难也很多,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但我们就此失去希望变得沉沦吗?抱怨吗?不是的,我觉得这都不是对生活的态度,生活就这样,你怎么过下去,就是要给自己找到信念,有些苦应该吞咽下去,苦会回甘,这就是光。

《生活万岁》上映时,已是拍摄一年之后,十六岁的小宋还在上海踢球。

有记者问他:你现在还想着要给爸爸在上海买一套房子吗?

小宋说:改了。

改成什么了?

我想买两套。

也许是一个新闻人的敏感,我更在乎的是这样的拍摄和介入,会不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阻碍,或者准确地说,是心理压力。

小宋的回答是:我无所谓。我的那些同学、朋友,都知道我的家庭是什么样的。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内心有没有过恨意,甚至是埋怨,即使那些恨意和抱怨会转化为动力,转化为挣扎,可却依然是恨意和埋怨。

不拧巴,对生命的缺憾和礼遇始终平静,这是一种极为高级的修炼,但是对一个孩子而言,这压根就是实现不了的要求。

从当年的小宋到后来的老宋,老宋已经是上海最资深和工作年限最长的蜘蛛人之一了。

他的职业病越来越严重,腰椎间盘突出,最后只能暂时回老家休息。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滚滚红尘,鸡毛满地。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的生活。

在夜市一边卖田螺一边卖唱的明哥,掐着兰花指唱梅艳芳的歌,还要陪一桌熟人畅饮到天亮,艰辛地供女儿上学。

在成都街头卖唱的盲人老夫妇,丈夫伴奏,妻子唱歌,晚饭时丈夫和妻子碰了碰杯,说:我尽量活得久一些,不能让你一个人瞎摸。

八十二岁的老母亲,三个儿女以做生意为名,逼着她卖掉了自己住了半辈子的房子。儿女们投资失败,女儿也已经七年没有和她联系了,她落了泪,说:我也没办法,我要给他们还债,我是娘啊。

《生活万岁》里,讲了十四组普通人在灰暗的生活底色里,所散发出来的光。

没有旁白,没有解说,没有剧本,没有观点。

只有故事,只有人生,只有过往,只有此时此刻。

没有高光时刻,也没有软件美图和修饰,不是漂亮的PPT。

有人说,这叫60分以下的生活。

他们,为了一顿饱饭,为了明天的太阳,为了生活的希望,甚至仅仅只是为了活着。

在深夜,他们可能都曾暗自垂泪过。可是太阳升起时,他们又开始了蚂蚁搬家似的劳碌。

神前宜泣,人前宜笑,这是普通人都知道的道理,也是生存法则。

日子,总得过下去,不是吗?

我们的生活去掉繁文缛节的东西,剩下的都是故事。

所谓的繁文缛节是什么?是你每天起床、穿衣服、吃早饭。

去掉这些繁文缛节之后,你会发现生活不外乎就是每天产生欲望,然后挑战自己的欲望,做出选择,最后获得结果。

不同的选择会成就不同的故事,这就是生活。

布莱士·帕斯卡有句名言:我只能赞许那些一边哭泣一边追求着的人。

在失意受挫的时候,能够坚持活着,这是人类渺小而坚定的力量。

导演说:

人味就是人的不完美,他也有两难的时候,也需要做出抉择,他会在白天放肆大笑,也会在深夜抱头痛哭,你无法用几个形容词来形容一个人,因为人是丰富多义的。

有人做了一个总结:成年人的生活,除了容易胖,没有什么是容易的。

著名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在谈论人生和诗词之美时,创造了一个词:弱德之美。

在庞大的时代和无常的命运面前,每个人都是弱者。

如何在困苦的环境下,依然可以保持自己的品德、坚持心中的理想,完成自己,这便是弱德之美。

当我们被困在一个城市,一段情感,或者一场疾病中的时候,保持弱德之美,太难了。

我们做的每一个决定,无非就是选择。选择的背后,并非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幸福,而是你可以承担什么样的痛苦。

还有些时候,压根没有选择。

一堵墙,就硬生生立在你的面前,逼仄,无处可逃。

由丧而暖,由丧而燃,这才是人性里的光辉。

只是,一束光永远会遇见另一束光,就像宇宙洪荒之中,一个声波遇上了同频的声波。

比如气喘吁吁地赶到公交车站,公交车刚好抵达,司机还冲着你微笑;

比如刚好没有时间吃早饭,同事把一包饼干塞到了你的手中;

比如一直想跟他沟通却苦于找不到时机,他却主动找到了你;

比如你在想念一个人,盯着手机里的微信,他刚好也正在输入……

这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这世上也只有一种真正的坚强,那就是被贫穷逼到生死边缘,依然顽强地活着。

我们不是超人,但我们都在这个世界用力且深情地活着,这本身就够伟大了。

其实,人都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实际上看了他们的故事,你哭的是自己。为什么有的故事你哭得强烈,因为你经历过类似的感受。所以我的观点是,你永远都不是因为这个故事感动,因为你不认识这个人,你看到的是他的困境,并产生了某种感同身受,让你自己难受了。

活着特别好,特别有趣。

可以体会苦,然后特别甜。

人只能活一次,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要特别珍惜地活。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写过一句话:那年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

其实,后面还有半句:后来我才知道,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里却也有最无力的瞬间。

《生活万岁》里还记录了一个开出租车的单亲妈妈。

经历过一次失败婚姻的单亲妈妈,不想再错过女儿的成长。她选择带着女儿一起出车。

每天下午五点,她带着孩子开车出门,一边载客,一边看顾孩子。

凌晨五点,孩子还在安静地睡着,她交班回家。

有这样一个镜头。

车停在路边,她给女儿买了一包海苔,两个人分着吃。

妈妈对女儿说:妈妈好爱你。

在出租车上时,妈妈问女儿:妈妈太爱你了小乖乖,你爱不爱我呀?

女儿答:爱你呀。

妈妈问:我问你,你怎么爱我呀?

女儿答:我就是爱你呀,爱你呀。

妈妈问:你爱我吗?

女儿答:好爱你哦。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