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北京的教育界频频出现一个词汇校额到校,很多人对这个词汇并不陌生,但却不知道它的具体含义,校额到校,简单说就是中考录取的时候,各区的牛校单独拿出一部分名额,分配到各个普通公立初中校,每所普通公办初中的孩子,除了报名统招的跟全区孩子比拼的中考志愿以外,可以有一个专属的属于自己学校的独立志愿,也就是在这个志愿池子里,只要比本校的同学成绩好,就可以被录取。
所以说,有校额到校的学校一般都是普中或者渣中,有不少家庭选择让自家孩子选择渣中,冲击牛高,不过我觉得这种情况是因人而异的,如果孩子自制力比较弱,也没有争强好胜的意图,或者容易被渣中的学风带坏,那作为家长还是谨慎考虑这条通路吧。
而且校额到校比例增加到一定程度,中考移民有站岗风险,一般渣中周围的房价也不会因此增长,毕竟名额就那几个,风险太大,这种现象还是会利好民办校和重点学校周边的房价。
网站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拥有所有权,请认真核实,谨慎使用,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