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曾经的巴尔干猛虎,现如今也只存在于历史和网络之中的国家。对于南斯拉夫,很多国人都会记得1999年的那次北约轰炸。
南斯拉夫板块
1914年6月28日,对于塞尔维亚王国民众来说,这一天是国庆日。庆祝塞尔维亚脱离奥斯曼帝国,重新取回自主权的一天。而对于野心勃勃的斐迪南大公,这一天却成为了他一生的结点。斐迪南大公,出生于1863年,父亲是奥匈帝国赫赫有名的卡尔路德维希大公,从小生活优越,酷爱打猎,但这一切都在1889年随着奥匈帝国皇太子鲁道夫自sha后而改变。
斐迪南大公
作为奥匈帝国皇帝独子的鲁道夫,在病痛的长期折磨下选择自杀,而斐迪南大公则作为奥匈帝国皇帝侄子的身份,成为了下一任的皇储继承人。当权杖握于手中之时,野心的种子从此生根发芽!在成为皇储期间,斐迪南大公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王国,成立一个更加强大的奥匈帝国!
对于塞尔维亚人来说,刚刚脱离奥斯曼的魔爪,奥匈帝国迎面而来的xue盆大口,只能委婉回绝!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受邀前往刚刚被吞并不久的波黑首府萨拉热窝视察,早已等待良久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对着公车上的斐迪南大公,扣下了扳机。作为黑手社的一员,普林西普用行动证明了该社的宗旨,团结所有塞尔维亚人,为取得独立而不择手段。
普林西普推动了一战
黑手社,1911年成立于贝尔格莱德,吸收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作为其主要成员,将团结所有的塞尔维亚人作为其目的,采取恐怖手段,将居住于国外的塞尔维亚人脱离帝国统治。而今对于黑手社的评价,大多认其为恐怖主义组织。
这一次委婉的回绝,不仅将奥匈帝国推入覆灭的深渊,同时也将改变整个世界格局。谁也不会想到,普林西普的七声枪响,无意间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
斐迪南大公遇刺一个月之后,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由,向塞尔维亚王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继而席卷全球。
生活于巴尔干半岛之上的南斯拉夫人,面对数百年的帝国统治,迫切需要一个斯拉夫人自己的王国。在一战的催化下,南斯拉夫人自己的国家创建呈现出了不可避免的态势。1914年12月7日,塞尔维亚人民议会在尼什召开,将统一南斯拉夫作为其战争宣言,史称《尼什宣言》。在各方斯拉夫人的努力下,1918年12月1日,塞尔维亚王国国王彼得一世宣布成立一个新的斯拉夫人王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
彼得一世
1921年8月17日,彼得一世次子亚历山大一世加冕为国王,这位年轻的国王或许还未明白此时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不仅仅只是塞尔维亚人的王国。在其掌台期间,奉行大塞尔维亚主义, 废除旧宪法颁布新宪法,独揽行政大权,下令议会休会。与此同时,也在不断打压克罗地亚人以及斯洛文尼亚人,遭到克罗地亚农民党的反对。
1929年10月3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南斯拉夫这个国家。
亚历山大一世
1929年10月3日,南斯拉夫王国正式踏上巴尔干地区的历史舞台,这也是现在咱们所说的第一南斯拉夫。看似所有的一切都顺理成章,亚历山大一世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团结稳定的王国,以巩固塞尔维亚皇室对于巴尔干地区的控制权,本质上来说,他其实并没有什么过错,老爹给自己留下的江山,到了自己手里,将其发扬光大也是情有可原,但亚历山大一世却把这条道给走窄了。
亚历山大一世上台之后,奉行的并不是各族之间平等相处,和谐发展的道路,而是走向了一条死胡同,激进的民族主义道路,奉行大塞尔维亚主义。大塞尔维亚主义,简单来说,就是将塞尔维亚人的利益最大化,而刻意去打压其他各族,并用武力或者其他强硬手段,使其他各族屈服于塞尔维亚人。
如果有人对克罗地亚人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克罗地亚人是绝不会想民族主义低头的,他们所奉行的原则比较简单,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当塞尔维亚人不打算分享自己的福利时,那克罗地亚人也就没有必要去和他们站在一起。
重播播放00:00/00:00直播00:00进入全屏50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1934年10月9日,亚历山大一世出使法国马赛,遭到克罗地亚人的刺杀,不幸身亡。亚历山大一世,亲口吞下了民族激进主义的恶果。若无法平衡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斯拉夫将永远不可能建立起一个真正的国家。
随着亚历山大一世去世,其子彼得二世继位,因其年幼,亚历山大一世堂弟保罗亲王辅政。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南斯拉夫在法国的支持下宣布中立,但由于德国入侵,法国投降后,南斯拉夫不得已要做出选择。
在希特勒强武力的震慑下,保罗亲王与轴心国签订了三国公约,与其合作。在三国公约签订之下,贝尔格莱德爆发大规模民众游行,纷纷指责皇室成员与虎谋皮。1941年3月27日,彼得二世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保罗的亲王政权,公开声明反对轴心国。得知此事的希特勒大为震怒,延迟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改为了1941年4月6日对南斯拉夫的惩罚计划,25号作战!
让我们来看看此时的南斯拉夫皇家军队,共有28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以及32个独立旅。但由于其部队机动化缺失严重,缺乏反坦克炮以及高射炮,装备相比较于满配的德军来言,毫无威胁。加之南斯拉夫政治分裂,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在面对德军的炮火,仅仅不到两个礼拜的时间。
彼得二世,帅小伙啊
4月17日,南斯拉夫投降,彼得二世流亡希腊,就此开始了末代皇帝的流亡之旅。并于1970年病逝于美国,成为了唯一一位安葬于美国的欧洲君主,直到2013年,遗体才得以重回故土安葬。而曾经的第一南斯拉夫,也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拥有120万大军的南斯拉夫加之被誉为天然屏障的巴尔干山地,却难以阻挡德军的猛烈攻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民族矛盾激化下的权力分散,前南斯拉夫看上去虽为一个整体,但内部存在诸多问题,大塞尔维亚主义的横行,早已让这个原本就有些松散的王国处于分崩离析。早已心怀不轨的克罗地亚军队,在德军入侵后更是临时兵变夹道欢迎,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可笑的悲剧。当年的《尼什宣言》,当下再来回看,显得就有点不切实际。
当所有人都将放弃的时候,总要有人站出来对希特勒说no,这块饱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巴尔干地区,终于迎来了自己真正的主人,约瑟普 布罗兹 铁托,一位洗礼过钢铁洪流的布尔什维克人!
约瑟夫·布罗兹·铁托
面对法西斯德国的铁骑,南斯拉夫王国早已分崩离析。就在这样一个失去基本作战能力的情况下,依然有人在默默反抗着法西斯德国的侵害!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就是其中一员。有人说铁托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热分子,也有人说铁托是南斯拉夫的英雄。
1892年,铁托生于克罗地亚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和大多数克罗地亚贫苦人民一般,在接受短暂的学校教育之后,为了生活所需,成为了一名五金工人。当时的克罗地亚从属于奥匈帝国,在一战爆发后,铁托被征入军营。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斯拉夫人,对于一战根由或许不太明白,但铁托心里明白的,战争除了死人,得不到稳定的生活来源,没有任何好处。铁托从内心深处就反感战争,为此也参加过多次反战宣传。
战争既然已经开启,单凭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力量,是绝对无法让双方止戈。迫于无奈,铁托也只好随军与俄国战斗,因意外受伤被俘至俄国。
1917年3月8日,深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彼得格勒工人,在布尔什维克的号召下举行罢工,俄国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以沙皇倒台而取得胜利,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深陷他乡的铁托,目睹了彼得格勒的二月革命,在布尔什维克的强有力的冲击下,铁托投身于共产主义红色旗帜之下。
1920年,久别故乡的铁托带着妻子回到了家乡,此时的克罗地亚已加入南斯拉夫王国,看着眼前似曾相识的君主专制,铁托心中已然有了红色潮水的涌动。1920年9月,铁托加入南斯拉夫共产党。在君主专制下的南斯拉夫,铁托几度被捕,但从没有放弃对于共产主义的执着。1940年,年满47岁的铁托,出任南共中央总书记。
随着德国23个师的入侵,南斯拉夫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战火中的斯拉夫人,比任何时候都无比迫切想要获得和平自由。而铁托领导下的南共,成为了南斯拉夫反抗的唯一力量。1941年6月27日,南共中央在乌日策建立第一个南斯拉夫人民游击司令部,建立了象征意义上的乌日策共和国。
乌日策共和国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斯拉夫人对抗德国法西斯的士气。
在铁托领导下的南共游击队,借助于巴尔干半岛地形优势孤身奋战,与侵略者做着顽强的抵抗,为了壮大境内反法西斯力量,铁托先后两次面见前南斯拉夫军,米哈依治维奇上校领导的切特尼克,并提出了多种联合作战建议。随着二战进行,世界军事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南斯拉夫军队获得喘息,并不断发展,逐渐在战场上占据优势。对此,德国司令部大干恼怒,在整个欧洲,南斯拉夫就如打不死的小强,虽说没有致命危险,但属实将希特勒恶心的不行。
不甘失败的德军,只好将目光投向了驻扎在德瓦尔的南斯拉夫指挥部,意图实现斩首计划跳马行动,让这一场抵抗运动变得群龙无首。而此次跳马行动的实施者,则是德国党卫军尚未卡特瑞贝卡指挥的第500伞兵营,也是党卫军第一支伞兵营。虽说这一支党卫军伞兵营组成人员比较复杂,但经过训练之后,已经初露锋芒。
第500伞兵营官兵,身着党卫军野战制服,并配以伞兵跳伞服和M38式钢盔,武器也是伞兵特制FG42自动步枪。为了确保此次行动的成功率,每个伞兵都得了一张铁托的照片,并被反复告知一切行动以捕获铁托为主,如果无法活捉,就直接击毙!行动中,不要浪费弹药,也不要停下来照顾伤员,盯住目标。
5月21日,希特勒批准跳马行动。德国空军为空降提供了40架JU52/3M运输机,DFS230滑翔机和作为牵引机的HS126侦察机。为了得到最新的情报,空军对德瓦尔的侦察进行到最后一刻。德军正确地估计出了德瓦尔的游击队兵力,大约有1200名游击队员和200余名居民,整个根据地大约有12000游击队员。但不幸的是搞错了最关键的铁托司令部的位置,为行动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5月25日清晨6:30,"跳马"行动正式开始!Fw190、Bf109战斗机和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群,准时对德瓦尔猛烈扫射和轰炸。一整天出动了440架次,在巴尔干地区,仅次于1941年4月开战时。40架Ju52运输机凌空低飞,7时整抵达德瓦尔,开始空投伞兵。
第一批伞兵落地后,首先攻击被误以为是铁托司令部的二层楼建筑,9时整,伞兵营基本控制了全镇,俘虏了平民在内的400余人,但始终没有找到铁托,甚至尸体。
此时的瑞贝卡上尉意识到,这里根本就是个幌子,铁托指挥部在其他地方。随后侦察兵向他报告在乌纳克河对岸似乎有游击队包围,瑞贝卡上尉立即判断出那里,才是铁托真正的指挥部。同时下令伞兵营横渡乌纳克河突袭指挥部。但由于守卫的游击队火力过猛,德军伤亡惨重,不得已呼救支援。第二波伞兵200余人同补给物资一同落地,在对空火力的射击下,德军早已深陷重围。
为营救第500伞兵营,党卫军欧根亲王师第13团先遣队到达德瓦尔,与其会合。而此时的铁托以及游击队,早已撤离。
党卫军缴获的铁托制服
随后德军占领铁托指挥部,留给他们的,也只有空荡荡的山洞,以及铁托的元帅制服和大量宣传资料。经过此站,第500伞兵营几乎全军覆没,德瓦尔之战,也成了党卫军第500伞兵营的最后一战。
至此,德军已无力再南斯拉夫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网站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拥有所有权,请认真核实,谨慎使用,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