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和伏羲是什么关系(洛神伏羲记载太平)

圈圈笔记 35

洛神,名宓妃,是伏羲氏的女儿(伏羲也称宓羲)。

多种史料说,居住于洛河流域的有洛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宓妃爱慕有洛氏青年的勇武,便主动来到有洛氏人中。她教有洛氏人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等好方法,全都教给了有洛氏人。

有洛氏人非常尊敬宓妃,从心里把她崇拜为自己的首领。每逢节日或傍晚,宓妃经常拿起五弦琴,亲自奏起优美动听的乐曲;有洛氏人则跳起欢快的舞蹈,唱起悠扬的民歌,共同庆祝丰收和喜悦。

时间长了,这悠扬的琴曲感动了天上和地下的神灵。黄河的河伯也听到了美妙的曲调,很想见到弹琴的人。他就变成了一个公子,逆流而上来到洛河。不看则已,一看把它惊得差点现了原形。因为宓妃太美丽了,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个放荡无忌的妖孽。于是河伯干脆现出原形,变成了一条大白龙。它在洛河之中兴风作浪,掀起巨浪和水灾,滔滔的洪水舜间吞没了宓妃。河伯立即扑向宓妃,抓住宓妃潜入深水宫府。虽然宓妃在水中失去了很多法力,但河伯仍然不是宓妃的对手。河伯情急之下,用障水法把宓妃封在洛水之内,不让她再见天日。宓妃出不来,终日郁郁寡欢,只好用五弦琴排遣愁苦。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后羿来到了洛水。后羿魁梧高大,十分善射,他听到郁闷的琴声,知道宓妃一定有很大的冤屈。他便下到洛水中,射开了障水的屏幕,把宓妃解救出水宫。他们回到有洛氏人中,再建家乡。那河伯知道羿把宓妃救出后,十分恼怒。他化作一条白龙潜入洛河,吞噬了有洛氏人的许多田地和村庄,淹死了不少牲畜和人。羿跳入水中与白龙博斗,宓妃在岸上抓住机会打击白龙。后来,羿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仓皇逃窜。 从此,羿与宓妃便在洛水边上居住下来。他们共同保护着洛水河畔的百姓,治理洛水流域的水土,调整洛水两岸的风雨,让人们都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宓妃在保护百姓之余,依然用她那五弦琴的神技弹出悠扬的乐曲,来颂扬人间的美好。

他们的功业感动了上天,天帝为表彰他们,封羿为宗布神,封宓妃为洛神。

至今,在幽静的深夜,洛水边有时还会听到悦人耳目的琴声。

宓妃作了洛神以后,洛水一直为人们服务。在舜的后期,洛水又出了洛书。

古代神话,河出图,洛出书。是说:

先皇伏羲时,有龙马背负着一张神秘的图,从黄河中出来。从此给人们带来吉祥,后人称之为河图。《史记·卷一百三十》载: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伏羲氏由河图推演出先天八卦,把大自然的规律与社会思维的规律相结合,为中华民族奠定了思维发展的基础。

河图是华夏民族的神圣遗作,它与洛书并列为中华民族古代神秘的遗传文化,但是此处先略去不谈,只说洛书一项。

大禹治水时,有神龟背负着一张神秘的图,从洛水中浮出。又给人们带来了祥瑞,后世称之为洛书。如《山海经》等书中所言,从此开始,夏人出《连山》,商人出《归藏》。到周文王时,如《史记·卷一百三十》载: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周文王又由洛书及夏商两朝的相关经验,推演出后天八卦,归结出流传后世的《周易》。这三易之法,极大地推进了华夏民族思维的发展和进步。把盲目的社会发展推向有序、有计划的社会发展阶段。

关系如此之大的洛书什么样?

洛书,也称龟书,有人说是刻在甲壳上的图象。

传说有一个小童喜欢看人对奕,有一天,小孩脱口而出:这不就是河图洛书吗?下棋的人都很奇怪,看小孩出口不俗,便邀其共奕。小孩说,现在不行,需三日之后方可。说完回到家中,小孩把河图洛书悬挂于壁,闭门静思。三日后,小孩来找人下棋,再也没有下得过小孩的人了。

洛:《康熙字典》解:洛之为言绎也,言水绎绎光耀也。古洛字写为上各下水,表示不同的水相聚。

洛水,古人传:蜀、雍州、广汉郡、东海郡、河南府、西安府等地都曾有洛水之名。汉时说火德王忌水,把洛改为雒,三国以后又把雒改回洛。

书,不同于契。书是笔写的,契是刀刻的。

书也不同于文,书有写的意思,也有成卷的意思。文是成系统,成规则,成体系的字。古时的文,应该与纹有关。古人结绳记事就是一种文,观鸟兽迹仿其形,或用八卦中阴阳爻表示某种意思等,都是一种文字形式。以此造字,以字成文,以文蕴书。

洛书的图示,明确表现出它的立体性,这个图应该是三维的立体图。其中四方的直线性与四角的斜线性,形成鲜明对照。表现了地上四方四隅,也表现了天上一周天与中央园形的空间结构。

洛书中的图像离不开阴阳,离不开中国地理地貌的本质。它的南方是阳9,最大的阳数,北方则阳数最少。相反,南方阴数最小,而北方阴数最大。且东南西北四方四隅的阴阳数全相等,都是15。同理,北东方阳小于南西方,而阴大于南西方向。

阳数五位于中间,像个棚顶,与周围的数字形成天。四角的四个阴数是说地有四方,有四柱支承着天。整个图形是立体的形式,园的形式,应天园之说。阳五居中,是因五数自成体系,指示地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五,阳数,在九个数字中也居中,而1、2、3、4、6、7、8、9八个数字环绕,成为衍数。

图中阳数居正位,特别是大一,坐北朝南,仿佛皇帝,独居正位。其右大于左,面对大众之数9。中数5仿佛天罡为正,很像朝庭和社会的图示。从图中的含意可以看出,洛书的内容要比河图的内容更具深刻的理性化,具有明显的社会意识性,所以它的内容解释也必定更加复杂。

洛书不像河图,其中没有阴十。去掉了最大的阴,则明显突出了阳,突出了9数为最大的数。说明洛书是以天为主,它重视的是天、是阳。而中数五的表示形式,正像汉字中的十字,暗合了十数,依然是天地之全数。

河图和洛书,最重要的是突出数的概念。洛书是用数来显示或表示世间的一切。

《汉书》说:自伏羲画卦,由数起。至黄帝、尧、舜而大备,三代稽古,法度章焉。又说: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说明数是世间事物之始,是成为事物的本源,任何人或社会行为、思维等的基础都是由数而来的。还说:一曰备数,二曰和声,三曰审度,四曰嘉量,五曰权衡。参五以变,错综其数,稽之于古今,效之于气物,和之于心耳,考之于经传,咸得其实,靡不协同。其中数的参五以变,突出了数字对天地的依赖。

《后汉书》说:故求度数,取合日月星辰,有异世之术。古人认为世间行事以度为量,其数所取,依赖日月星辰的天像所决定。

《易》说:河图和洛书一样,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二者以数学模式展现出来,也真的是让世人对中国祖先的费解。可以说,河图与洛书是文字发明以前的易经,是后来的三易之蕴。

洛书中,阳数1、3、7、9为四方,阴数2、4、6、8为四隅,中数5据中。九数相加为45,是九五之数,应着天下九五至尊说法(八卦中爻数含九五至尊意,在此不提)。图中相对的两方或两隅之数的和,都等于二五,正应着天下满数10。中数据本位,使天下之衍数各方位数相等。

河图和洛书这两个图,最基本的一点,都是用数学概念和原理来说明问题,用数字来表现某种事物。其中:

数生于一,是数之始也,物之极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古人认为是:有的开始,也是:诚也、均也、正也、极也、纯也、同也、全也,等意思。《说文解字》:惟初大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也。《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洁,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也有《易》中所谓大一的意思。

偶,地数之始。是两、双……等意思。《老子》:……二生三……。

三,天、地、人之道也。三是包含了天、地、人三才的,是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弟重之,其数三也。《老子道德经》:三生万物。 《史记·律书》: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也有重复的意思,也叫成数。

汉字四,《康熙字典》中解:四字为囗中有八,囗,四方也,八别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阴数次三也,倍二为四。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中数也,古写为×字。河图、洛书中把五列为正中,其它九数都是它的衍数。

《说文解字》: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三两为六,老阴数也。

《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等:阳之正也,从一。七、变者、化也。凡变,七当作匕。七是变化之数。

《说文解字》等书籍:别也,分异也,象分别相背之形。是阴之正也。有:分开相,数之八,两两相背是别也。

《说文解字》:阳之变也,一变七,七变九,九变者究也。也有算法的意思,曰:九九。九之为言多也。阳九厄也,阳厄五阴厄四,合为九。

总的来说,洛书与河图有以下六个共同点:

1、以数为媒,以●和○为符号表示阴阳内容,对应自然数字;同是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2、都是中数5居中,阳数1、3位置和顺序相同,特别是大一坐北朝南,仿佛皇帝面对着左右臣僚和百姓,是一个明确的社会结构。

3、从一至九数,各属一方,配置有序;每数虽然点数不同,却都是从一而起,实贞夫一也,各数对立统一,含动也。

4、中数5呈十字结构,说明它自身就是一个小体系,又有中央四方;其它各数都是它的衍数,分别分列于四方或四隅;包括两分以后的10也被置于衍数的位置,突出阴阳之交,突出人的概念。

5、阳奇、阴偶,两仪清楚,四像分明,如含八卦。

6、阴阳巧配,奇偶相关,各数之间数学关系复杂,抽象概念广阔。

《康熙字典》说: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既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而契是指刀刻简上为契。其中,河图为图不为书,洛书是图却名为书,显然是因为它们既属于象形之文,又是著于物品之上的缘故。所以,不管是图、还是书,都必须从象形的角度上去理解和解释它们。

洛神,是神话故事,是古代洛水河畔人们的向往,人们希望像洛神这样为百姓奋斗,且美丽的神真实存在。

洛书,是华夏先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先人为社会发展建立起来的信息符号;人们利用它,有力地推进了感觉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步伐。

洛神与洛书,似乎毫无关系,却是实实在在关系紧密。

现在,暂以神话说神话:

宓妃为了造福民间,下凡来到洛水的有洛氏人中。她继承了华夏人祖的优秀品质,当了洛水之神。而后,到大禹的时代,又从洛水中出了神龟送给人们洛书。这洛书当然是为造福民间才出的,事实也是如此。再因洛书而问世的后天八卦,改变了先天八卦的一统天下,被人们使用到至今,都是洛书的作用。

不知人们在享受社会发展的果实时,可否想到这洛书从何而来?曾为何人所作?曾为何人所有?

回答是简单的,既从洛水而来,就不能脱得开洛神宓妃。因为,若洛神不肯让驮书的神龟出水,那龟岂能出水给人送书?

那书,既然从未在其他地方出现,又未说明是谁所作,为谁所有,就只能是洛水之书,只能属于洛神所作、洛神所有——就是洛书。

看似:传说中的洛书应该是传说中的洛神送给人们的。

洛神宓妃,在古人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后人多有把宓妃的事与自己身边事相结合,创造出多种版本的洛水之神,曹植的洛神就是一个典型。

三国时,曹植羡慕美丽的甄妃,在《感甄赋》中,把甄妃比作洛神。后来甄妃的儿子当了皇帝,把《感甄赋》改名为《洛神赋》。更有后人自作聪明,按自己的意愿随意改写《洛神赋》,便成了现在流传的版本。

《三国志·卷五》载: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还说:建安中,袁绍为中子熙纳之。熙出为幽州,后留养姑。及冀州平,文帝纳后于邺,有宠,生明帝及东乡公主。延庆元年正月,文帝即王位,六月,南征,后留邺。黄初元年十月,帝践阼,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是说:魏文帝的甄皇后是中山(不是现广东中山市)无极人,是魏明帝的母亲。注意,这个皇后的职称,应该是魏明帝追封的。还说:东汉建安年,袁绍为第二子袁熙娶了甄氏,袁熙出任幽州,把甄氏留在邺城家里伺候婆婆。待曹操大军平定冀州,曹丕攻下邺城并收纳了甄氏。在曹丕与甄氏以后的生活中,甄氏很得宠幸,生下了曹睿和东乡公主。曹睿,就是后来的魏明帝。东汉延庆元年,曹丕接了曹操的班,当了魏王。六月份曹家南征,甄氏留在邺城。到魏黄初元年十月,曹丕逼汉献帝下野,自己当了皇帝。之后,山阳公把自己的二女儿献给曹丕,这时有后来当皇后的郭氏及李、阴贵人一起受宠。甄氏愈加感到失意,流露出怨言。被魏文帝曹丕听到,皇帝大怒。黄初二年六月,甄氏被赐死,葬于邺城。

曹丕正式纳甄氏时,曹植只有12岁。曹丕一直随父亲曹操南征北战,常把甄氏留在家中,不出征的小曹植肯定常有机会看到甄氏的芳容,羡慕她的美丽也是人之常情。再过十年左右时间,甄氏已死,虽然曹植已经长大成人,不过二十一二岁而已。甄氏比曹植年龄大约十岁左右,曹植不忘嫂子的美丽,犹能几何?据说,曹丕也知道曹植爱慕嫂子,曾把甄氏睡过的玉镂金带枕赏赐给曹植,不能说曹丕没有兄弟之情。

后人笔下的曹植,却是一个多情种子。说他一直衷情于甄氏,甚至两人立下誓约……。知道甄氏嫁给曹丕后,曹植甚至不能自拔……。

以至于在洛水岸边,恍惚之间看到了甄氏。再从甄氏联系到洛神,以洛神比甄氏,写了一篇《感甄赋》。后来,甄氏的儿子曹睿当皇帝时,自然要追封自己的母亲为皇后,说甄氏也被上天册封为洛水之神。为给自己贴金,把《感甄赋》改成了《洛神赋》,实现了自己的天子之说。

关于甄氏当没当皇后的问题?

依《三国志》看,应该是没有当。因为,曹丕篡皇位是在黄初元年十月,甄氏死于黄初二年六月;只有八个月时间,且是因曹丕宠幸他人,甄氏妒忌生祸。甄氏与皇后有缘的时间太短。整篇文中,虽然以皇后相称,但却没有甄氏封后的记载。就是当王妃,也是很短的时间。因曹丕接曹操的班当魏王,只有一年左右时间就把东汉献帝赶出皇宫,自己当了皇帝。

《魏略》中说:后上表曰:‘妾闻先代之兴,所以飨国久长,垂祚后嗣,无不由后妃焉。故必审选其人,以兴内教。今践阼之初,诚宜登进贤淑,统理六宫。妾自省愚陋,不任粢盛之事,加以寝疾,敢守微志。’玺书三至,而后三让,。时盛暑,帝欲须秋凉乃更迎后。会后疾遂笃,夏六月丁卯,崩于邺。

《魏略》与《三国志》对甄氏的死因,似乎有出入。但此处很明显看出,甄氏为立皇后的事,曾上表推让不当皇后。后来又三次推辞不就皇后位,言甚恳切,而后就病故了。

这样看,甄氏生前,应该是未当皇后,是魏明帝追封的。

有人考究说:《感甄赋》确有其名,但甄并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因为,黄初二年,曹植被黜为鄄城王(今山东濮县)。在外期间,曹植经常长寄心于君王,希望改变他当时的境遇。黄初三年,曹植谒帝返回途中,经洛水,作成《感鄄赋》。如赋中所说:托词蜜妃,以寄心文帝。曹植是以此赋,抒写心中抱负不得伸展的抑郁心情。——与甄后无关。

所说《洛神赋》,则应该是在魏明帝年间出产的作品。与洛神的艳遇,应该另有其人,直到后世也未停过这种写作的作品。

《太平广记·卷三百十一和卷三十二篇》都记载:明末名将萧旷与洛神艳遇的故事。洛神女对萧旷说:妾,即甄后也……妾为慕陈思王之才调,文帝怒而幽死。后精魂遇于洛水之上,叙其冕抑。因感而赋之。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作品,则是把曹植直接与甄氏相关联,说曹植少年就与甄氏相爱。曹植在获得甄后遗枕后感而生梦,因感写出《感甄赋》以作纪念。

不管什么传说和作品,都应该以史典为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