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时差怎么调整(倒时差的怎么做)

圈圈笔记 60

逼自己逼孩子高效真的有用吗?

减少焦虑。"时间管理"为啥不管用?我真的是觉得时间永远都不够用,在咱们身边或者网上总能看到那些做事特别高效的妈妈,工作生活能两不误,孩子的日程表也是满满的,孩子也能高效运转。

先不说真假起码,我觉得我是做不到。最近我在读【四千周】这本书,就更加印证了我的感受。很多所谓的时间管理,凡事都能兼顾都能做好,其实是伪命题。

这本书的作者是非常知名的时间管理专家,但他很大胆的说了许多真话,对我们的时间观生活观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甚至是颠覆式的冲击。比如每个人都想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这样就可以完成更多工作。孩子可以上更多课参加更多的活动。但你发现没有,不管你怎么规划都只会感觉更忙更焦虑。为什么?书里说现代社会,时间就像是一条停不下来的传送带,不管你完成前一个任务的速度有多快,下一个任务都会以同样快的速度传送上来,你效率越高,这个传送带就会转的更快。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是在假装有效。人类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人真正的实现过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那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和利用时间?作者计算了一下,大多数人按这个正常寿命算,一辈子只有4000周的时间。人生本来就是有限的,你必须要直面这个事实。

管理有限的时间,核心不在于你怎么做完所有的事。因为不可能,而在于你要决定不做什么。而且不做这件事的时候,内心是坦然的,不是带着遗憾或是焦虑的。也就是我们要从一大堆的事情中去明智的判断出哪些是可以忽略的,然后就坦然的忽略它放弃它。

我们经常有一种思维惯性,就是我要赶快把手头的事情忙完,我终于可以去做我真正想做的事情了。但最后发现你忙完一堆杂事以后,根本就没时间没力气去做那个真正想做的事了。

一个瓶子里,如果先往里面装小石头和沙子,那最后是没有空间去放那个最大的石头的,应该是先把大石头放进去,小石块和沙子可以填在空隙中。所以如果认为这件事对自己真的很重要,那就要想到就做,每天都要完成一些。

就像很多人说我要锻炼要养生,等工作不忙的时候再去吧。但结果就是一直没做。书中说你每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就意味着失去了无数种其他的生活方式。为什么还要为这些失去去焦虑呢?失去是注定的。比如你选择了做全职妈妈,全心陪伴孩子。那就意味着你一定会失去很多。那些所谓来自社会层面的物质和价值上的认可,这是不可避免的。那就不要为此焦虑了。这本书是既有深度也实用性非常的强。作者援引了很多人类学家哲学家的观点,是从时间的角度去探讨。如何减少焦虑,如何过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今天说到只是其中的很小的一部分,书中还讨论了很多我们困惑,比如是不是要很激进的工作和生活。怎么面对疾病,人生怎么才算有意义等等。如果你和我一样对自己和孩子的时间规划有焦虑,想要更清醒的认识,人生到底应该怎么过,怎么能够提高幸福感?那就一起来读一读这本书吧。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