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计划(6岁前孩子好习惯养成计划)

圈圈笔记 61

据说在上世纪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上,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确实如此,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坏习惯是孩子一生的债务。

婴儿儿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孩子人生的起步阶段,这期间,父母应该把孩子的习惯养成放在首位。

正如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包括孩子的饮食、起居、卫生等习惯)养成得好还是坏,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而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从点滴小事教起,比如吃饭专心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育指南》建议,孩子需要养成这样6条生活习惯:

(1)能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不用脏手揉眼睛,不连续看电视(3岁宝宝不超过15分钟,4岁不超过20分钟,5岁不超过30分钟);

(6) 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主动洗手,方法正确。

2.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孩子需要掌握初步的劳动习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从小,父母就有必要培养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整理自己的物品,长大一些需要锻炼孩子自己穿脱衣服和鞋袜、扔垃圾,饭前拿碗筷等等。

3.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

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学习习惯一定很好;而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大都是潜在的差生,比如,他们大都做事不专注、学习上也不认真;比如他们大都痴迷于看电视、玩游戏,这些孩子不一定是笨,而是习惯没养好。

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从专注力、珍惜时间、重效率、抓重点等等,这些习惯如何养成?

从平时孩子专注看蚂蚁搬家、观察小昆虫爬行,专心搭积木、玩玩具时的不打扰,到跟孩子说话时的耐心、面对面地对话等细节,就能很好地培养到孩子的专注力、认真倾听的习惯。

当然,平时还需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在宝宝追着大人打破砂锅问到底想要得一个为什么的时候,多一点耐心和互动,少一些嘲笑和不耐烦,甚至是积极鼓励孩子去主动思考,小猴子为什么特别喜欢吃香蕉啊?这个问题难到妈妈了,你觉得是怎么回事呢?引导孩子去寻求答案,并试着让孩子当小老师教给大人为什么……正是在这样的亲子互动和游戏过程中,孩子爱学习、勤动脑、爱思考的好习惯就慢慢养成了。

4.培养孩子的礼貌言行和人格品质

从小养成讲礼貌的习惯对孩子很重要。这是孩子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个体,与他人共处时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人生技能。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潜移默化慢慢养成。

比如,我们需要教给孩子说话做事有礼貌,不说脏话,学着说礼貌用语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文明举止,见面打招呼、举止大方得体、热情待人、行为不鲁莽,遵守社会公德等。

对于孩子的礼貌教育,最好的方式是榜样作用,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世界大都处于懵懂状态,但又特别善于和喜爱模仿,父母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成为了孩子观察和学习的参考,大人对人热情大方,孩子大都不会畏畏缩缩;大人时刻留意身边人的需求,孩子也会积极主动关注小朋友的情绪;大人鼓励孩子多交友,并经常带孩子跟朋友接触,孩子也会更加愿意跟人交往。

当然,平时父母也要教给孩子一定的社交技能,比如到陌生的环境怎么办?比如跟小朋友玩游戏发生矛盾怎么办?比如小朋友不理自己怎么办等等,平时在家中,父母也不妨跟孩子玩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将孩子可能遇到的社交场景搬到游戏中来,孩子只有掌握了有效的社交技巧和交流手段,他才可能在与人交往中不怯场,未来才可能成为社交小达人。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宽容心、同情心、同理心等等也在一点点建立和培养起来,父母要及时关注孩子的言行,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引导,矫正不当行为,赞扬并固化孩子好的行为,帮孩子养成好的品质。

可见,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作用十分重要。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就曾说,环境是有生命的,环境通过对孩子的影响体现它的生命力。0-6岁期间,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环境,也是最重要的生命力体现,是孩子好的习惯和品质养成的引路人和参谋,任重道远哦!加油,一起努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