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后为大的真正意思

圈圈笔记 58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主要文明均有「孝」的概念,不过「孝」在中国儒家学说体系中有特殊的地位,这是其他文明中少见的。

关于「孝道」最为人熟知的说法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语出《孟子·离娄上》,但何谓三不孝,孟子并没有解释。关于这句话最早的注释出自东汉赵歧:「于礼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也。家贫亲老,不为禄士,二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而孟子自己却另外罗列过五种不孝,「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

近代以来,有一种新解认为孟子所谓「不孝有三」中的「三」其实是虚指,具体对应的就是上述五种不孝。而这五种不孝又都是直接针对父母,没有提到后代,「无后为大」的「后」也自然不是名词「后代」;而是动词「像后辈一样对待长辈」。

然而,这只是现代人一厢情愿。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后的部分是:「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之所以不告父母,孟子自己解释道:「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也就是说,在孟子看来比起瞒着父母,不娶妻生子才是最大的不孝,两害相权只能取其轻。

赵岐认为:「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者,言不孝于礼有三,惟先祖无以承,后世无以继,为不孝之大者。』」南宋朱熹注释这句话时,也延续了赵岐的说法。

语言学家杨伯峻的《孟子译注》认可了前人理解:「不孝顺的行为有三种,没有子孙是其中最大的一种。舜不禀告父母就娶亲,为的是怕没有子孙,因此君子以为他虽没有禀告父母,实际上和禀告了一样。」

实际上,孟子所讲的「后」,既不是今天广义的「后代」,更不是所谓「后辈人的责任」,而是「后嗣」(或「嗣后」),也叫「嗣子」,所谓「嗣」,就是「继」和「续」的意思,也引伸为子孙同义语。所谓「子」,就是男孩,因而「子」也就是「嗣」,「子嗣」是一个同义复词。

孟子发展了儒家的「孝道」观念,第一个把「孝」的重心放在祖先宗庙而非孝顺在世父母上。把「后」作为祖先的存续和宗庙祭祀的前提条件。无人来祭祖,祖庙也就自然「断香火」了,「无后」就变成了「绝祖」,所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其实并不是针对活人的。

清末被官方誉为「女教」的女性「启蒙教科书」——《女儿经》借鉴并发展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理念,它告诫妇女们:「最不孝断先脉」。妇女一旦有「无后」这个大不「孝」,就应该受到丈夫惩罚,成为丈夫纳妾的借口,甚至有的妇女因此被「休」。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嗣子」的强调,坐实了「重男轻女」的传统性别观念。《礼记·射义》云:「男子生,桑弧蓬矢,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所有事也。」班昭《女诫》云:「古有生女三日,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

在这样的「孝道」观下,不仅女孩地位低下,生了女孩的母亲也不光彩。

古人并不总是对的,仔细区分比硬解释打补丁好。

原作者:史祥莆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