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国君列表(赵武灵王:赵国史上的最强霸主)

圈圈笔记 36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三晋进入到战国历史的舞台后,虽然魏国率先变法和称霸,但是,后发的赵国显然更加强大。而这,自然离不开赵国历任君主的努力奋发。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战国赵国的10位君主。

一、赵烈侯

赵烈侯在位时期,任用公仲连、荀欣、徐越等贤臣,注重仁义,约以王道,又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当时中山国的骑兵猛烈攻击赵国,赵烈侯联合魏文侯,打击中山国。赵烈侯六年(公元前403年),赵与韩、魏并立为诸侯。公元前400年,赵烈侯去世,其子赵敬侯赵章年幼,由其弟赵武公(亦称赵武侯)继位。

二、赵武侯

对于赵武侯来说,史书未载其名,今亦无从考证。因此,赵武侯在位时,很可能没有什么作为。

三、赵敬侯

公元前386年,赵敬侯将都城从中牟(今河南鹤壁)迁到邯郸,邯郸迅速繁荣。此后数年相继对齐、魏、卫、中山等国用兵。公元前376年,赵与魏、韩正式灭掉晋国,瓜分晋国残余领地。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其子赵成侯即位,后葬于赵王陵。

四、赵成侯

公元前372年,赵成侯在邢地浆水镇附近(今邢台县)高筑檀台,以朝诸侯。因在邢地建檀台,故名邢台。公元前353年,魏国派大将庞涓带兵攻打赵国,围赵都城邯郸。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赵成侯二十四年(公元前351年),魏国将邯郸归还给赵国,赵国与魏国漳水之畔缔结和约。通过借助齐国的力量,赵成侯得以抵挡魏国的攻势。

五、赵肃侯

徐州相王后,赵肃侯十分不满,选择包围魏国北部(河南内黄西),不克,被迫撤军。在南、北边境、漳水和滏水之间筑起长城。因此,赵成侯在位时,仍然致力于抗衡魏国,以此向中原地区扩张。

六、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在位的时候,推行胡服骑射,促使赵国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甚至可以和秦国相抗衡。后来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还修筑了赵长城。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年),赵武灵王把王位禅让给儿子赵惠文王,自己被尊称为主父。赵惠文王四年(前295年),赵武灵王遭遇沙丘之乱,他被包围达三个月,在宫中得不到饮食,终于饿死在沙丘宫中,终年45岁。死后大臣追谥武灵,后人尊称赵武灵王,从他奠定赵国强盛之后赵国君主正式称王。

七、赵惠文王

战国后期。赵国之所以能和秦国长期抗衡,不仅因为有廉颇、蔺相如这样的勇将和贤相,更是因为有赵惠文王这样的明君。正是他继承了赵武灵王的基业,广召天下有才之士,从谏如流,赏罚严明,才使得本来弱小的赵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与强秦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可以说赵惠文王堪称一代明君。

八、赵孝成王

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韩国献上党郡与赵国,赵王贪恋土地,于是秦军进犯长平,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全线出击,向秦进攻。秦将白起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最后,赵括战死,四十五万赵军精锐部队被杀,赵国大震,史称长平之战。

诚然,长平之战的失利,赵孝成王难辞其咎。不过,长平之战后,赵国联合其他诸侯国,进行战略动员,打败了秦军。并且,赵孝成王后期重用廉颇,多次战胜燕国,守卫了赵国北方的疆域。

九、赵悼襄王

公元前244年,赵悼襄王派李牧攻打燕国,夺取武遂和方城。公元前242年,燕国派剧辛攻打赵国。赵悼襄王派庞煖率军抵抗燕军,庞煖击败燕军,杀死剧辛,俘获燕军二万人。

公元前239年,魏国将邺地割让给赵国。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派兵伐燕,夺取燕国貍阳城。战事还未结束,秦将王翦等趁机率军攻赵,夺取邺地九城。同年,赵悼襄王去世,太子赵迁继位,史称赵王迁(赵幽缪王)。

十、赵王迁

最后,众所周知,赵王迁是赵国的亡国之君。在秦国的反间计之下,赵王迁冤杀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这可谓是自毁长城。因此,公元前228年,秦国成功攻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迁也遭到了被秦王嬴政流放的下场。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