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桂枝的功效与作用(桂枝茯苓丸功效多)

圈圈笔记 42

考《金匮》本义,以桂枝茯苓丸主治癥病,癥去则血止病除胎安,故属妊娠胎漏;

夫血因癥痼害而下者,不论胎前产后,有胎无胎,欲止其血,必先去其癥,欲去其癥,《金匮》乃出桂枝茯苓丸以治之。

此仲景心法,有斯病而用斯药,亦权宜之计也。

笔者尝以此方加减,触类旁通,治疗妇科病中血凝气滞而内有寒者之痛经,子宫功能性出血,及漏下不止,与人工流产后之阴道出血,淋漓不断,属瘀滞不净者,颇有卓效。

数十余年来,固已验之屡矣。

再旷观古今医家,对本方之临床经验记载,亦极丰富,饶有参考价值,不可不知。

01

妇人良方:夺命丸,专治妇人小产下血至多,子死腹中,其人憎寒,手指唇口爪甲青白,面色黄黑,或胎上抢心,则闷绝欲死,冷汗自出;

喘满不食,或食毒物,或误服草药,伤动胎气,下血不止。胎尚未损,服之可安,已死服之可下。

此方的系异人传授,至妙。(《准绳》云:此即仲景桂枝茯苓丸。)

方极:桂枝茯苓丸,治拘挛上冲,心下悸,及经水有变,或胎动者。

方舆轨:此方于产前则催生,在生后则恶露停滞,心腹疼痛或发热憎寒者。又出死胎,下胞衣,胎前产后诸杂症,功效不可具述。

又谓经水不通,虽通亦寡,或前或后,或一月两至,或两月一至等蓄泄失常者,皆用之,无不效,每加大黄水煎。如积结成久癥,则非此方所主矣。

02

综观桂枝茯苓丸在妇科病学上之临床应用,圆机活泼,应变无穷。审证真而用药当,加减成方,可破癥瘕,下死胎,催生调经,安胎下衃,擅治胎前产后诸疾。

考桂枝、桃仁,协大黄、芒硝、甘草,为桃核承气汤,主治蓄血发狂,少腹急结。

桂枝、桃仁,配牡丹皮、芍药、茯苓,为桂枝茯苓丸,主治癥痼害,其癥不去。前者入血分,廓清胃肠而通地道,后者入血分,兼利气分而走前阴。

故桃核承气汤,为阳明经之血分药,而桂枝茯苓丸,乃妇科诸病中选用要方。

日人汤本氏对此方腹诊鉴别诊断,尝谓:即所谓癥者,然其高度不如大黄牡丹皮汤之小腹肿痞,抵当汤之少腹硬满,而比较的软弱呈凝块,按之微痛而已。

故肠痈宜大黄牡丹皮汤,久瘀宜抵当汤丸,五劳虚极缓中补虚,宜大黄䗪虫丸,均各有其至当不易之脉证与腹诊指征,非桂枝茯苓丸所能胜任矣。

03

笔者从临床实践中,将此方化裁而得加味桂枝茯苓丸验方一则,治疗痛经、漏下、人工流产后诸证、子宫功能性出血,平脉辨证,相体论治,随证选药,疗效甚佳。

兹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加味桂枝茯苓丸方:潞党参、川桂枝、赤白茯苓、赤白芍药、桃仁泥、牡丹皮、制香附、全当归、紫丹参、清阿胶、益母草。

药效分析:

扶正达邪:党参;

温运血行:桂枝、桃仁;

止血补血:阿胶;

化瘀导滞:桃仁、丹参、赤芍;

调经止痛:当归、白芍、香附;

凉血消瘀:牡丹皮;

利水渗湿:茯苓;

收缩子宫:益母草。

加减法:

1.如患者体气壮实,无须急于扶正,或兼外感与内停食滞者,暂去党参,不用为宜;如遇必要时,可酌加荆芥、陈皮等以佐之。

2. 血行既少,而不必止血者,去阿胶;经色紫而挟瘀块,或少腹胀痛者,酌加川芎、艾叶、红花、牛膝。

3. 如有内热者,桂枝用量宜少,反之如有久寒者,桂枝用量宜较多,甚则可加附子;如确系里寒无表证者,以肉桂代桂枝则更佳;如腹痛甚者,无论寒热,均可酌加延胡索以止痛。

4. 经水刚至而量少,暂去益母草不用;经行将尽,而量仍多,或日久淋沥不断者,益母草在所必用,或伍以益母膏内服,则疗效更佳。

5. 加味桂枝茯苓丸,一般多系改丸剂为汤药煎剂内服,大约2~4帖后获效。亦尝以原方加红糖收膏为加味桂枝茯苓膏,尝用于内服煎方二帖之后,药性中正和平,便于服用与巩固疗效,较益母膏为力强。

适应证:

1. 血凝气滞属寒性者之痛经,及漏下不止。

2. 人工流产后之阴道出血,淋沥不断,属瘀滞不净者。

3. 子宫功能性出血,虚中夹实,内寒挟瘀,而须扶正达邪,去瘀生新者。

禁忌证:

举凡痛经、崩漏、子宫功能性出血,人工流产后,偏热、偏实、偏虚、偏表者,而其发病机制,又非属血凝气滞、虚中夹实者,皆禁用之。

04

典型病例

一:王某,28岁,女性,于2008年9月,在南通市人民医院住院。

一月前,施行人工流产术,术后阴道一直有断续性出血,腹中隐痛,近日来出血尤多,浸湿内裤。

经妇科检查,无特殊发现,拟诊为:月经过多;异物残留感染。乃于9月24日,邀余会诊。

按脉象弦,舌苔淡黄,此盖冲任受损,血凝瘀滞不净,虚中夹实,血不归经之故。

遂予处方:潞党参、川桂枝、云茯苓、粉牡丹皮、桃仁泥、生白芍、清阿胶、益母草,服药2帖,阴道出血由减少而基本停止。

唯26日起床受凉,略感身寒头疼,腹中冷痛,邪之所凑,责之体虚故耳。体温:36.6℃。所幸胃气未伤,食欲尚好,其他症状因此亦逐有好转。

遂于原方内加入附子、当归、生姜、大枣,温经养血,调和营卫,补中有散,虚实并举,以助桂枝茯苓丸力之所未逮,大气一转,诸恙若失,一剂知,二剂已。

28日改服益母膏合归脾膏,以善其后。

二、方某,37岁,女性,工人。

数年来,腰左侧前后,时有疼痛,痛甚自汗出。每到经行前,辄腹胀气转,矢气频作。

刻下头眩,面晄白,身寒,于2009年11月20日行人工流产后,阴道血性分泌物迄今淋沥不断。住南通市工人医院,于2009年12月14日邀余会诊。

主诉腰痛甚剧,昼夜不安,粒米未进者五天,面晄神疲,颠倒困顿,病势十分严重,痛苦极难忍受。经内外科医师检查,拟诊为肾脏结石,按法治之罔效,因转而改服中药。

当按脉轻举之濡,重按之有紧弦意,察苔淡黄而腻,根据中医诊断为血凝气滞,厥阴络脉失调,络阻攻冲,故牵引腰背疼痛甚剧耳。

欲止其痛,必调其气血,缓其攻冲,气煦血濡,营卫和谐,斯痛可止而正可渐复,络脉通调,经气流转,诸症愈矣。

辗转思维,处方:潞党参、川桂枝、赤白茯苓、赤白芍药、桃仁泥、粉牡丹皮、制香附、全当归、紫丹参、炒延胡、益母草、佩兰梗。

服药1帖,阴道出血反较多,唯腰部疼痛大减,大便得畅,腑秽有下行之机,气血有流畅之渐。

服药2帖,血行转少,腹中舒适。自诉未服药前,腹肌颇有紧张感,服药后,腹肌顿觉松弛,盖邪甚则拘挛,正复自舒软耳。

乃于原方内去佩兰之宣中化浊,加阿胶之培补血源,另嘱服益母膏,以资调理。从此精神渐振,血止痛停。

其后间有腰痛,加杜仲、木香、乳香、没药以止痛。食欲不振,加砂仁、谷麦芽、鸡内金以醒胃。并续进八珍益母丸,以善其后而病愈,计先后服煎方15帖告愈。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