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史册说汗青
一提汗青,人们就会想起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么,汗青是什么意思呢?
汗青是史册的意思,此处的汗是出汗之意;青没有特别的含义,就是表示蓝、黑或绿等颜色。那史册怎么与出汗、青色有关系了呢?这要追溯(sù)到纸发明之前了。那时的人用竹简记事。竹简的制作并不简单,首先要选择上等的青竹,即表面呈绿色的竹子,然后将竹子削成长方形的竹片,再用火烘烤,使其干燥,便于书写与防虫。青竹片本来含有水分,一烘烤,水珠就冒了出来,像出汗一样。这道烘烤青竹的工序就叫汗青,后来渐渐成了竹简的代名词。从出土的竹简来看,长简常用于书写儒家经典;短简常用来记载诸子事迹及史传。本已指代竹简的汗青演化成记载历史的史册了。
史册与汗青是可以通用的。不过,在正式谈论历史记载的时候,多用史册称之。在诗词中,因平仄、押韵或亮音的需要,诗人喜用汗青。 (选自《作文周刊》)
END
责任编辑:李会彦 | 责任校对:周春燕
审核:张呈炜 | 美编:丁然
网站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拥有所有权,请认真核实,谨慎使用,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