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小汤山、大汤山和九里山)

圈圈笔记 59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关注

地名,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必需公共服务产品。一般而言,地名是人们对于具有特定方位、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作为语言学中的一种专有名词,一般采用专名+通名结构形式,通名用来指明地理实体的类别,专名用来指明同类中的个体,和通名合起来为地定位。根据《地名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地名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包括海域、水系和陆地地形等)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居民地名称、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建筑物、交通运输设施(台站港场等)、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地等人文地理实体名称。

地名,即使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日益渗透进当代生活的今天,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不同于专业的科学探索活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仍然习惯于使用更为人接受、熟知的地名去寻址定位,而不会去使用在精度上更细化、精准的抽象地理信息坐标。因为地名在寻址定位的基本作用之外,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文化的滋养作用。

昌平地理概况

昌平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位处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地带,现行政辖区1342平方公里,辖区西北部为山区,占辖区面积的62%;东南部为平原地区,占38%。

昌平区历史文化悠久,是拥有2000多年建置史的昌盛平安之地,秦设军都县,西汉设昌平县,得名至今;明代升为昌平州,筑有永安城和巩华城,被誉为京师之枕股肱重地。全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截至2018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10.8万,其中户籍人口63.5万;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为17.5万(按常住人口核算,城镇化率约91%);下辖8个街道、14个镇,有社区居委会240余个、行政村320个。

主要山水和文化地名

昌平独特的自然地形水系和历史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基底和舞台,伴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城乡聚落的不断扩展而更多地脱离原始洪荒状态,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生互动联系,衍生出不少鲜明的区域性地名。从地名一般所具有的指代性、公用性、地域性、传承性、文化性等五种属性看,这类地名的传承性或稳定性尤为突出,基本不会因历史沧桑变化而变更,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稳定,成为区域地名文化的底色。

主要山川地名

昌平辖区内或者与昌平相关的比较有名的山川类名称有太行山、西山、燕山、军都山、龙山、凤山、虎山、蟒山、笔架山、汗包山、叠翠山、妙峰山(与门头沟区相邻)、银山、大汤山、小汤山、九里山、大杨山、驻跸山等。其中文化色彩最为鲜明的当属十三陵地区的天寿山,原称黄土山,因明代迁都北京、皇家陵寝选址于此而改名天寿山。

与水系相关的主要地名与温榆河水系及其上游东沙河、南沙河、北沙河、蔺沟河、孟祖河、清河等主要支流相关。温榆河起源于昌平境内的山区,历史上曾称湿余水、温余水。另两处较为有名的水系名称为白浮泉和十三陵水库。白浮泉,与元代郭守敬为解决元大都的漕运水系密切相关,即修筑白浮瓮山河汇集白浮泉及山前沿线一带的泉水而接济漕运水源,而新中国成立后修建于50年代的京密引水渠经专家考证基本延续白浮瓮山河的原有线位修筑,600多年后仍令人敬叹。再一个就是十三陵水库,兴建于1958年,主体大坝建在东山口的东沙河上,是治理北运河水系上游洪患的重要工程。与之相关的是,1991年始建的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利用已建十三陵水库为下库,在蟒山山巅修建了上库。上库因蓄水而成为较大的人工天池,因此有了更美的名字——天池,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人们休闲观光的景区。

军事防御相关地名

山川水系等自然地理名称之外,由于地处平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过渡地带,与军事防御密切相关影响在昌平地名体系中有重要体现。伴随着长城等军事设施衍生出大量相关地名,其中长城类地名中以城、关、口作为通用地名出现较多,如居庸关、居庸关城、南口城、南口关、上关城、白羊城、长峪城和西山口、灰岭口、德胜口、上口、下口等。从这些地名可以看出,防御的城池一般选在关、口等形胜之地,因此不少关、口与城的专名通用而相一致。

明代陵寝地名

明代皇家陵寝选址昌平天寿山,对区域内地名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等十三座皇帝陵寝的命名自身自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因素蕴含其中,与之伴生的守陵护卫随历史进程而逐步演变成今天仍与陵寝设施镶嵌互生的村镇聚落。在现十三陵镇下辖的38个行政村中,直接以陵寝名称衍生命名的村庄有长陵园村、康陵园村、泰陵园村、悼陵监村、万娘坟村、景陵村、德陵村、永陵村、昭陵村、献陵村、长陵村、庆陵村、裕陵村、茂陵村、康陵村、泰陵村,以及石牌坊村、大宫门村、小宫门村等19个。

其他历史文化地名

军事防御、皇家陵寝之外,昌平辖区内还散布着众多其他历史文化遗存,同样承载着厚重的地名文化。据统计,昌平辖区内有5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明十三陵、居庸关-云台、万里长城(昌平段)、银山塔林、大运河-白浮泉遗址,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朝宗桥、巩华城、和平寺,3处市级地下文物埋藏区:雪山、张营、桃林,以及75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化遗存连同前述山川地名、军事防御类地名、陵寝类地名共同构成了昌平当代区域地名的底色,从地名的角度回荡着来自历史深处的绕梁余音,滋润和激励着当代人去创造属于自己时代的行动和成绩。

村镇聚落地名

村镇聚落地名则更具有公众性,整体上贴近社会生活,成为区域地名文化的基调。依据1997年出版的《北京市昌平县地名志》,昌平原有33个乡镇级行政区划(其中11个镇、22个乡),分319个行政村、474个自然村,另有原县委县政府派驻机构回龙观区公所和念头、阳坊、小汤山3个街道办公处。到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时,昌平区下辖8个街道、14个镇,拥有行政村320个。考虑到乡镇街道一般以驻地所在村庄命名的传统惯例,而昌平区现有22个街镇中,除了城南街道、城北街道、天通苑南街道、天通苑北街道,其他街镇大致如此,因此本文后续重点以村庄名称开展论述。这些村镇聚落虽然在改革开放40年多来来的迅猛发展中同步发生着变化,但由于地名的特殊稳定性,仍然是构成区域地名体系的基调。特别是全区行政村建制几乎没有变化,即使已经转居上楼的村庄,绝大部分通过借用原有的村庄名称的方式来命名新的居住小区,延续乡村集体记忆。

昌平境内村镇聚落大部分是经明、清两代形成的。源于汉代并延续至今的村庄有秦城;源于北魏及以前并延续至今的村庄有东贯市、西贯市、南口、旧县等;源于唐代并延续至今的村庄有北马坊、白浮、西沙屯、北太平庄、崔村;源于辽金时代并延续至今的村有松兰堡、辛店、兴寿、桃林、燕丹、阳坊、虎峪、海子、小汤山等;源于元代并至今成村的有后牛坊、乃干屯、奤夿屯、阿苏卫、上东郭、下东郭、横桥、朝凤庵、花塔、西新城、东新城、官牛坊、牛房圈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很多村庄的源起时代很早,但当前名称已经不是最初始的名称了。

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村名

在这些村镇聚落地名中,由于历史上与自然环境更为紧密的联系,有大量是根据地理特征命名的,初略统计有100余个,尤其以地理实体形态命名的为多,特别是山区村镇。这类地名最具有稳定性,因为很少受时代变迁的影响。

以山形地势命名的村庄有黑山寨、沙岭、沙洞子、锥石口、蛤蟆石、红峪沟、分水岭、大北沟、牛蹄岭、连山石等。

以相关水系命名的地名有马刨泉、老牛湾、龙潭村、长水峪、响潭、涧头、温水峪、泥洼村、海子、西湖、湖门、沙坨、柳泉、暴峪泉、中滩、土沟、沟子头、七里渠、小百泉庄、凉水河、东沙屯、上念头、满井、禾子涧、活山涧等。

以山形水系加上相对方位命名的有东坨、西坨、葫芦河、南窑、北台、东台、小东台、北台、南台、南台子、北台子、西旮旯、西坡根、东坡根、下菜园、西山口、上天桥、下天桥、九道河、十道河、东沙各庄、西沙各庄等。

以山形地势叠加特色物产命名的有小汤山、大汤山、酸枣岭、檀峪、姑娘台、黄花峪、北茅台、后桃洼、桃峪口、花果山、葛条峪、药材峪、桃峪沟、前蔺沟、后蔺沟、山羊洼、喜鹊洼、雕窝沟、燕磨峪等。

以特色物产命名的有漆园、黄瓜园、大柳树、松园、梨园、果庄、纪窑、大柿子园、桃林、麻峪(周边生麻栎树)、秦城(多生野芹而同音演变)、马连店、五里松。

反映建筑标志物的地名

很多村庄以所在地曾存在的知名建筑物或者再加上地理方位而命名。除了前述与十三陵相关的以陵寝设施命名的村庄外,这类村庄还有土楼、上东郭、下东郭、古庄子、大铺、官地、楼子庄、亭子庄、定福黄庄、旧县、朝凤庵、花塔、九仙庙、香堂、下苑、西新城、东新城、回龙观、平西府、白庙、半截塔、海鶄落、白坊、兴寿、四桥子、三桥子、三间房、七间房、黄泉寺、老君堂、西马坊、史家桥、官牛坊、马坊、仙人洞、北马坊、马圈子、牛房圈、象房、庄户庙、鹿角湾、瓦窑、兴寿、西关、南关等。

与历史上的驻兵军屯军营密切相关的村庄地名,有水屯、景文屯、钟家营、狮子营、秦屯、麦庄、聂山西营、聂山东营、东二旗、太平庄、东三旗、后白虎涧、东营、何营、张营、营坊、北邵洼、东营、南庄营、五里营等。

反映历史文化的村名

以姓氏命名的村庄有邓庄、王庄、冯家湾、陈庄、马庄、大王庄、于辛庄、路庄、上沈家、高家台、左家、下沈家、黄庄、刘庄、王家园、卢家、李庄、葛村、胡庄、王庄、南邵、张各庄、姜屯、崔村、牛家坟、吕各庄、杨各庄等。

以历史事件命名的村庄基本以反映村庄自身的发展变化为多,如四合庄、三合庄、三各庄、八家村、新沟、新开村、新建村、北新村、南新村等;另有少量村庄则以具有传说色彩的故事命名,如八仙庄、浇花峪、燕丹等。

反映社会意识和人民愿望的方式命名的,如丰善、望宝川、真顺、慈悲峪、常兴庄、讲礼、尚信等村庄名称。这类村庄地名中,还有部分地名原是通过其他方式命名产生的,后续发展中为了反映人们良好的愿望而按照谐音或音近音同的方式改为更美好的地名,如百善由白山演变而来,辛立庄原称老公庄、后于辛巳年改名而称辛立庄,古将村曾称枯江村,草厂村于民国年间改称常兴庄。这就涉及到地名音、形、义、位、类等五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常常是为了追求良好的愿望或优雅好听的命名而根据音同音近的原则更换地名的用字,实现雅化。

由少数民族语言音译逐步演化而来的地名,只有联系相关语言文化,才能明白其所以然,如奤夿屯、乃干屯、阿苏卫的村名,都源于元代的军屯,在蒙古语种分别有河边、勇士、守卫护卫的意思。

城镇地名群

传统城镇地名群

与较大城镇的发展建设一样,与之伴生的城镇地名群,构成区域地名文化的亮色。对昌平地名影响较大的传统城镇当属明代永安城、巩华城的设立修建。两处古城虽然物质遗存不多,但在周边区域地名中仍有深刻的潜在影响。永安城是区政府驻地,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永安老城中政府街、鼓楼南北街、东关、西关、北关,东南西北四条环路等以及大量胡同街巷的名称沿袭自明清等历史时期。巩华城长期以来一直是所在地乡镇级政府驻在地,城内近百条街巷地名作为一个地名组群与其他古迹遗存一起拥衬着古老城池曾经的辉煌。

产业功能园区地名群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镇开发建设迅猛发展,与各类产业功能园区同步产生了大量的相关地名,其中的道路命名充满时代和产业特色。

昌平科技园位于昌平老城(永安城)南部,源自1991年11月批准成立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昌平科技园区,其中的主要道路名称有振兴路、创新路、火炬街、超前路、火炬北街等,充满对科技产业发展的良好愿望。

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是以我国863计划生物领域重大项目为主要依托的生物领域创新资源战略整合创业平台,始建于2000年,占地约2.5平方公里,该园区的道路命名以生命科学为主体,衍生出生命科学大道、生命园路、科学园路、生命园中路、生命园东路、医疗园路等系列名称。

沙河高教园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于2001年选址在昌平沙河建设,占地约7.9平方公里,在延续使用周边主要过境道路名称的基础上,以高教园为前缀命名了中街、南三街、西三路、北街、北一街、北三街、北四街等系列名称。

中关村工程创新基地是为推进工程技术创新而规划建设的空间支撑平台,始建于2004年前后,占地约4平方公里,由于引入入驻了中国石油等大型企业,命名了能源南街、能源北街、昆仑路、昆仑西路、黄河街、黄河南街、黄河北街、昆仑路、昆仑西路、长江街、太行路等系列地名。

未来科学城一期(原未来科技城)初期以建成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前沿水平的创新高地为目标使命,2009年定址在昌平北七家东南部,占地约10平方公里,围绕未来科学城命名了未来科学城路、未来科学城东路、未来科学城滨河大道和英才北一街、北二街、北三街,英才南一街、南二街、南三街等反映良好愿望的系列道路名称。

大型居住社区地名群

回龙观、天通苑地区,作为本市两处以居住为主的大型社区,始于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的大规模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回龙观、天通苑作为两个片区地名广为社会认知。两个地区的地名群,由于开发建设渊源的不同,既有共性,又有稍微的不同。相同的是,两处大型社区都分别以龙、天通苑作为共用字段命名了所在区域的大部分住宅小区的名称。如回龙观地区的龙禧苑、龙博苑、龙跃苑、龙锦苑、龙腾苑、龙泽苑、新龙城、天龙苑、华龙苑、龙乡小区等,天通苑地区的天通苑小区、天通中苑、天通东苑、天通西苑、天通北苑等住宅小区。

两地区稍有不同的是主要城市道路的命名情况。回龙观周边区域在开发建设前是回龙观镇政府所在地,周边城市道路名称在承袭借用原有主要村镇名称之外(如回龙观大街、南店北路、黄土村路、霍营北街、霍营东路等),还命名了文华路、文华东路、文华西路等新地名和一批以龙作为共用字的道路,如龙腾街、龙跃街、龙禧二街、龙禧三街、龙锦二街、龙锦三街。天通苑地区的开发建设主要征占用了原东小口乡太平庄村、中滩村及相邻村庄的土地,后期的城市道路在承袭借用立汤路命名之外,基本以太平庄、中滩为渊源展开,有太平庄中街、太平庄中一街、太平庄中二街、太平庄北街、太平庄东路和中滩村北一街、中滩村北二街、中滩村北三街等。

位于昌平南邵镇的新城东区是近年来重点开发建设的另一重要城镇组团,规划安排有行政办公、文化创意办公、科创产业、居住等综合性功能,由于部分地名尚不定型,本文暂不论述。

结语

地名,现在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就像生活中柴米油盐一样,稍有不足或缺失就会影响整个服务体系的服务质量和社会效果。地名虽然文字简短,却像历史沧桑变迁中散落在地上的珍珠一样,时时透射出反映和刻记区域演化的深邃之光,为我们定位指向的同时,给我们提供了充满底蕴的文化滋养。地名史,是一种特定维度的地区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发展建设史,是散落弥漫在当代时空中的历史文化基因,是当代人品味历史时空的一种咀嚼乃至回甘。

为了达成良好的地名综合效果,需要我们在地名工作中既要传承历史文化,深刻把握和清晰理解区域的发展脉络、人文积淀,守好地名文化中的根与魂,正如市政府在对《昌平分区规划(2017年-2035年)》的批复中所述,注重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发挥地名在诠释城市文脉中的独特作用。同时,又要开放创新,为社会公众所喜闻乐见,承载满足当代人的积极意志和良好愿望,促进地名文化的繁荣。只有这样,对于地名工作的一些问题,如地名的主次取舍、专业部门命名与群众喜闻乐见约定俗成的平衡、正式地名与俗称地名的统一协调、重名漏名与补充新名、一地多名等,才会有更全面地综合权衡。

文章作者:栾景亮 芦笛 王晖

文章来源:《北京规划建设》2021年 第6期

选稿:黎淑琪

编辑:刘 言

校对:黎淑琪

审订:黄海红

责编:甄艺涵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