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子是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河北、山东、辽宁等地)流行的一种传统小吃,主要用淀粉(如红薯淀粉、绿豆淀粉)加水熬制凝固后切块,再煎、炒或凉拌食用。不同地区的焖子配方和做法略有差异,以下是两种常见的家庭做法:
一、经典红薯淀粉焖子
材料:
- 红薯淀粉 500克
- 清水 1000毫升(比例通常为1:2)
- 盐 5克
- 五香粉/花椒粉 少许(可选)
- 食用油 适量(用于刷模具或盘)
做法:
- 调浆:
将红薯淀粉倒入大碗中,加入清水搅拌至完全溶解无颗粒,再加入盐和五香粉调味。 - 熬制:
- 锅中倒入淀粉浆,开中小火不断搅拌,防止粘底。
- 随着温度升高,淀粉浆会逐渐变稠,继续搅拌至完全透明、呈胶状(约10-15分钟)。
- 定型:
- 容器(如深盘或模具)刷一层油,倒入熬好的淀粉糊,表面抹平。
- 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盖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2小时以上凝固。
- 切块食用:
- 凝固后的焖子切成方块或厚片,可煎至两面金黄(外脆里嫩),或凉拌、炒菜。
二、大连/烟台风味焖子
特色:
- 添加了肉汤或海鲜汤提升鲜味,口感更丰富。
材料:
- 红薯淀粉 300克
- 猪肉或海鲜高汤 600毫升(代替清水)
- 蒜泥、芝麻酱、酱油、醋、辣椒油(调味用)
做法:
- 淀粉与高汤按1:2调匀,加盐熬煮至透明粘稠,倒入模具冷却定型。
- 切小块后用平底锅煎至表面起脆壳,盛出后淋芝麻酱、蒜泥、酱油等调料。
常见吃法:
- 煎焖子:热油煎至两面焦黄,蘸蒜泥酱油或芝麻酱。
- 炒焖子:与鸡蛋、青菜、肉丝一起炒制。
- 凉拌焖子:切条后加黄瓜丝、醋、辣椒油凉拌。
小贴士:
- 淀粉选择:红薯淀粉口感更Q弹,绿豆淀粉更爽滑。
- 熬制时务必持续搅拌,避免结块或糊底。
- 冷藏后若太硬,可适当减少淀粉比例(如1:1.5)。
试试看吧,搭配自己喜欢的调料,外焦里嫩的焖子超美味!
网站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拥有所有权,请认真核实,谨慎使用,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