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十一木是什么什么字

圈圈笔记 62

又是一年双十一(11·11),俗称光棍节 (Ones Day),源于这一天日期里有4个阿拉伯数字1,形似4根光滑的棍子。光棍的原意应该是没有树皮的树干,即不能够再发新芽生新枝了,所以用它来引申特指单身一族。但是在古代,光棍一词居然是骂人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细究中华文字,详解其中内涵吧!

光字字源演变

甲骨文中的光字,字形像跪坐的人举着火把高过头顶。在古代提供照明的主要道具就是火把,而火又是一种十分圣神的象征,所以火把是要高过头部,以表尊敬。

也许光字里跪坐的人,最开始指的可能就是守护火种的人,他守在哪里,哪里就有光亮,对于原始部落来说,他的工作相当重要,也正是因为火光,照亮了最初的蒙昧,引领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

后来的金文,将火把简化,使文字看起来简洁,但抽象化了许多。

在篆文中的光略有变形,将火把化为一部分,而将跪坐着的人也简化了,在字形上相比于金文简练大气了许多。

楷书中,光字简洁易写,直接将人变为了底部的儿,相比于开始的甲骨文变化甚大。

光字的词性及引申义

①本义,名词:使空间明亮的能量。

如:夜未央,庭燎之光。——《诗 • 小雅 • 庭燎》

②形容词:明亮的。

如:光,明也。——《说文 • 火部》

③动词:无遮碍,裸露。

光头圆脑作僧看。——宋 • 郑清之《咏茄》

④形容词:一无所有的,穷尽的。

如:吃光、花光、精光 、忘光、用光、消灭光

⑤副词:只,仅仅。

如:光说不做。

⑥名词:荣誉,引人注目的好处。

惟公德明光于上下。——《书 • 洛诰》

⑦副词:明亮地,辉煌地,气派地。

四位老先生,今日光顾小园,老夫有何德能光。——明 • 桑绍良《独乐园司马入桐》

棍字字源演变及含义

棍,从结构上看,左边是木(树枝),右边是昆(众多),表示随处可见的粗直树枝。

棍的本义为一种树名。借用以表示捆束,读作hùn。如《汉书·扬雄传上》:棍申椒与菌桂兮,赴江湖而沤之。

读作ɡùn,表示棍子。如拐棍、棍棒。

棍后来也比喻品行很坏的人。唐代李绅《拜三川守诗序》:又里巷比多恶少,皆免帽散衣,聚为群斗或差肩追绕击大球,里言谓之打棍谙论,士庶苦之。车马逢者不敢前,都城为患日久。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一群恶少年,整天衣冠不整,群聚打架,或者并肩追逐,打球为乐,人们都不敢靠近,搞得官员百姓都很头痛,人们称他们为打棍。

其中的击大球其实是唐代的一种徒步以棍击球的体育项目,类似于今天的曲棍球运动,又叫做步打球。

李绅所描写的是一群恶少年,举着击球的棍子,在人群拥挤的街巷,打闹玩耍,后来这类恶少便称棍。

整词光棍

光棍一词连用,据可考的统计,最早出现于元朝。

在元朝,有个叫萧德祥的,写了本杂剧《杀狗劝夫》,其中在楔子里有这么一句:却信着这两个光棍,搬坏了俺一家儿也。这里的光棍就是流氓、地痞、无赖、人渣、烂仔的意思。

《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恐怕是外方的甚么光棍,打着太尊的旗号,到处来骗人的钱。以及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 刘四爷的脸由红而白,把当年的光棍劲儿全拿了出来。 也都是这个意思。

明清两代,光棍之称颇为盛行,成为官方对流氓的通称。大约也是从明代开始,或许因为各位混社会的光棍大哥们家徒四壁,又或许因为恶名远扬,讨不到媳妇,光棍才慢慢演化为没有老婆的单身成年男人,并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了没有老婆的男人的俗称,民国时期李鉴堂所编的《俗语考原》云:今俗亦以无妻之独夫,谓为光棍汉。

不过,即便如此,在清朝的时候,有个法律专有名词:光棍,泛指在社会生事扰害者,近于流氓。

众语小编觉得,作为咱们的光棍祖师爷,萧德祥老同志估计做梦也不会想到,就这么一个词,延续到今日,竟然发展成为了一种年轻人的狂欢节。

此外,光棍还有许多别称,如湖南人习称彼辈为痞棍,上海人则名之地棍,福建有闯棍、喇棍,小地方的二流子叫土棍,游手好闲到处流窜做恶者被称为游棍或流棍,专猎女色的无赖则叫游花光棍,扎把结伙的光棍叫把,光赤同义或曰赤棍,等等。

太涨姿势了,小伙伴们,看完这些,你下次还敢自称光棍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光棍的深意也需慢慢深究,wetalk众语国际的小伙伴们致力于研读国学文化,为世界发展、人类进步提供中国智慧。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联系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