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邓亚萍的身高是多少

圈圈笔记 99

文/sofia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编辑/语非年

我们家儿子,最喜欢的就是篮球,其次是足球。一个中国孩子,喜欢这俩项目,多让人闹心啊。这话一出,邓亚萍吐槽中国男篮不行,迅速登上热搜。

第四季《吐槽大会》上,邓亚萍集犀利与幽默于一身,将自嘲与吐槽发挥得淋漓尽致。网友们纷纷表示,《吐槽大会》终于回归水平。邓亚萍荣获:被体育耽误的段子手 称号。

邓亚萍,身为奥运冠军,退役后曾有人劝她:躺在功德簿上啃老就好。但她偏不,她说:要扭转人们对于我人生高度的认知!

于是她一路从体育圈跨界到了娱乐圈。从奥运冠军到娱乐达人,邓亚萍深刻诠释着:不设限的人生,会有多精彩。

身高1.55m,每次击球都是进攻

14年运动生涯,18个世界冠军,乒坛排名连续8年世界第一,乒乓球大满贯得主,邓亚萍是当之无愧的乒乓女皇,也是粉丝心目中的初代大魔王。

成为冠军的路本就荆棘丛生,对身高只有1.55m的邓亚萍来说,更加不易。

5岁时,爸爸作为启蒙老师,教邓亚萍打乒乓球。她个子不够,垫上木箱勉强比球桌高出一个头。她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训练。

终于,8岁那年,邓亚萍获得了人生第一个冠军。她理应进入省队,却因为太矮遭到拒绝。此时,爸爸也告诉她,如果想放弃,现在就可以停止训练。

省队的态度和父亲的话,没有让邓亚萍妥协,她偏要打破身高的魔咒。

往后四年,她每天训练13个小时,一周无休,比互联网公司996还拼。4年里,她拿了数个冠军,顺利进入省队。

同样因为身高,国家队的门也差点对她关上。最后,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张燮林说:个子矮小,是她的优势,因为她看任何球都是高的,对她来说都可以进攻。

进入国家队后的邓亚萍,每走一步,都在向世界冠军发起进攻。

她是训练队里最刻苦的人,早中晚都比别人多练20分钟,一年下来比别人多练40天。训练要带两双鞋,湿了一双换另一双。

面对身高劣势,邓亚萍从没放弃抗争。身高不够,刻苦和技术就是武器。在她看来,劣势不是放弃的理由,而是需要打破的枷锁。

也正是没有妥协,邓亚萍始终用进攻的姿态,开启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吐槽大会》那句:在孙杨旁边,只有把我得过的所有金牌垫在脚下,才可能比他高一点点。不是自嘲,而是自豪。

人生归零,退役求学

邓亚萍说:人要有‘归零’的决心。

辉煌的运动员生涯,也往往意味着人生的巅峰。99%的退役运动员,往后50年的成就,都无法超越自己前20年的高光时刻,但邓亚萍偏偏是那1%。

1998年,25岁的邓亚萍正式退役。彼时,她也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重新读书,而且一定要读剑桥。

没有文化基础的退役运动员,挑战世界名校博士,身边亲朋都劝她:你名气这么大,万一读不成,这多难看啊!

和小时候打球,遭省队、国家队拒绝一样,所有人觉得邓亚萍不行的一幕再次重现。

可那又如何,从第一次拿起球拍到获得世界冠军,邓亚萍就是从零开始。这次学习,只不过是把当年的路,再走一次而已。

从清华到诺丁汉,邓亚萍正在一步步靠近梦想。

学习英语,是邓亚萍求学碰到的第一个难题。为此,她苦背单词,紧张到大把大把掉发。

为了准备英文演讲,她请私人老师为她朗读并录音。她找来字典,查遍每个单词的意思,标上音标。为了这一页纸的演讲稿,她学了一个月,终于实现突破,顺利完成演讲。

有人告诉邓亚萍进剑桥很难,即使进了,也可能毕不了业。这些阻碍,统统不在邓亚萍的考虑范围内。

她找到萨马兰奇给自己写推荐信,进入剑桥后,依旧没日没夜学习。最终,邓亚萍不仅获得了剑桥博士学位,还荣登剑桥八百周年纪念册首页。

从97年进入清华,到08年剑桥毕业,邓亚萍用11年,完成了普通人需要21年才完成的学业。她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课,高楼能盖起一座,就能再盖第二座。

作家阿多尼斯说:你真正的凯旋,在于你不断地毁坏你的凯旋门。对于邓亚萍来说,她的凯旋,在于清零和重建之间,不断磨练。

从政经商,永不停歇

敢闯敢拼的冠军精神造就了过去的邓亚萍,也支撑着她未来将要走的路。

求学归来的邓亚萍,进入《人民日报》担任副社长一职。随后,便接手了旗下公司即刻搜索,担任CEO。

无论是拿冠军,还是考博士,都没有难倒邓亚萍。但这次当老板,却让她摔了个大跟头。

仅仅两年多,即刻搜索就宣布破产清算。坊间还一度传闻,邓亚萍败光20亿。这次失败,让她备受争议。

当留言满天飞时,邓亚萍却选择沉默,只是回应:公道自在人心,谣言终会破灭。挑战还是放弃,邓亚萍再次面临人生选择。

承受力有多大,成功就会有多大!亚萍这么说,更这么做。

3年后,邓亚萍与俞敏洪合作,力求打造国内第一家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平台。这一次的邓亚萍,面对商场,不再是3年前的零经验,而是怀着再攀高峰的决心。

既是世界冠军,又是剑桥博士,管理的公司却轻易破产,这样的事足够让一个人一蹶不振。但对邓亚萍来说,这不是失败,而是绝地反击的机会。

在外界一次次下定结论后,邓亚萍总是翻盘,似乎任何标签都无法约束她。

紧接着,邓亚萍成立国内首个体育产业基金,并以自己名字命名。做投资、干管理、搞咨询,邓亚萍在商海依旧风声水起。

邓亚萍说:人生很漫长,不是说拿了世界冠军就结束了。她的人生似乎永远没有边界。先天缺憾没能阻挡她,众人非议无法打倒她,她的人生,似乎有无限可能。

从世界冠军到名校求学,再到从政经商。每一次跨界,邓亚萍都被奉为典范。如今变身娱乐达人,邓亚萍也如鱼得水。

这次的《吐槽大会》已经不是她的娱乐首秀,早在2016年,邓亚萍就参加了《跨界喜剧王》。

当时盛传娱乐明星练不好体育,体育人不该上综艺。邓亚萍为了这次表演,花7天,168个小时修改剧本。

观众席的阵阵掌声,再次为她赢得了胜利。生而为赢,邓亚萍从体育圈一直保持到了娱乐圈。

人这一生,可以活成什么样子?答案可以很多,让人最热血沸腾的,一定是不断挑战,不断突破的那种。

邓亚萍一生,都在重围与重生中战斗。卢梭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其实,枷锁是自己套上的,不给自己设限,也就没了枷锁。

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比想象中更强大。当放下一切限定时,也就没什么不可能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