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我之前对湖北省县市区数据分析的朋友知道,我逐一对湖北省各县、市、区的人口、面积、GDP、下辖街道(乡镇)数、每个街道(乡镇)下辖社区(村)数及平均管辖人数情况进行过全面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一是各个地级市行政机构齐全,行政人员比较充足,但下辖的县市区级政区数量偏低,使地级政府机构的管理效益低下,造成全社会对地级政府存在的合理性的诸多质疑,撤销地级政府实行省直管县呼声不绝于耳。管理下级行政区过少,又导致地级政府相关部门过多下沉到街道(乡镇),越级检查管理,给基层带来一定的困扰。
二是省以下存在市管市、市区县乡层级过多等不合理现象,省直管县的呼声高。
三是县域人口偏少,面积狭小,经济实力弱;特别是过去因江河阻碍,两岸很近距离形成两个或三个小县小市,现代一桥飞架,两岸变通途,为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需要调整区划融合发展。
四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机构减少,职能弱化,减少了一个管理层级后应,应充实乡镇基层组织,加强农村中心镇建设,减少县域城镇化对农村的冲击,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后劲。本人对比天仙潜三个省直管市相关数据,提出全省直管49个市县方案。
一、地级市城区扩容,市直管街道(乡镇)
12个地级市以现有的市区为基础,适度兼并周边距离较近的县市,扩容后形成新的地级市,但不再代管其他县市,继续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然后地级市撤销区级机构,实行市直管到街道(乡镇),形成省--市--街道(乡镇)三级管理层级。以现有数据分析,地级市撤销区是可行的:
1、从天仙潜三个省管市数据分析,市直管街道(乡镇)数为21个,其中天门管理25个街道(乡镇),事实证明是可以管理好,对经济发展也有利;
2、11个地级市撤销26个区级机构后,直管236个街道(乡镇),平均每个地级市直管21.5个街道(乡镇),两者数据基本一致,其中地级市直管街道(乡镇)最多的是宜昌36个,襄阳35个。
3、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地级市的主城区,继续发挥现有12个地级市中心城市功能。
(1)襄阳市以现有三区为基础,合并宜城市,形成人口约216万,面积5754,辖51个乡镇(街道)的新襄阳市,GDP总量3996亿,全省第2位。
(2)宜昌市以现有五区为基础,合并秭归县,整体划入长阳6乡镇,形成人口约216万,面积8232,辖54个乡镇(街道)的新宜昌市,GDP总量2983亿,全省第3位。
(3)十堰市以现有三区为基础,合并丹江口市,形成人口约174万,面积4912,辖51个乡镇(街道)的新十堰市,GDP总量1676亿,全省第4位。
(4)荆州市以现有两区为基础,整体划入江陵县和公安县10个镇,形成人口过193万,面积3960,辖34个乡镇(街道)的新荆州市。GDP总量1580亿,全省第5位。
(5)黄石市合并四区,并入大冶市,人口过153万,面积1803,辖16个乡镇(街道),GDP总量1540亿,全省第6位。
(6)鄂州市合并三区,区划保持不变,人口过106万,面积1596,辖28个乡镇(街道),GDP总量1162亿,全省第8位。
(7)荆门市合并两区和沙洋县,形成人口过113万,面积4322,辖28个乡镇(街道)的新荆门市。GDP总量1079亿,全省第9位。
(8)咸宁市以咸安区为基础,合并嘉鱼县和通山县,形成人口过137万,面积5202平方千米,辖39个乡镇(街道)的新咸宁市。GDP总量874亿,全省第14位。
(9)随州市以现有曾都区为基础,划入随县12乡镇,形成人口约126万,面积4925,辖22个乡镇(街道)的新随州市。GDP总量750亿,全省第18位。
(10)恩施市合并建始县,形成人口约138万,面积6637,辖28个乡镇(街道)的新恩施市。GDP总量564亿,全省第24位。
(11)新孝感市以孝南区为基础,整体划入孝昌县、云梦县9个乡镇,形成人口过130万,面积1618平方千米,辖26个乡镇(街道)的新孝感市。GDP总量480亿,全省第27位。
(12)黄冈市合并黄州区和团风县,形成人口72万,辖18个乡镇(街道)的新黄冈市。GDP总量351亿,全省第34位。
二、县级市带周边距离较近的县,升级为地级市或省直管市
现有23个代管的县级市平均人口仅为66万,其中人口小于50万的有赤壁、安陆、宜都、枝江、当阳、石首、宜城、老河口、丹江口9市,可以县级市为主体,整合或拆分周边小县,形成人口达到70-100万的地级市或省直管市。
(1)在隽水流域拆分崇阳县(42万人),分别并入赤壁(47万人)和通城(52万人),可以形成2个人口超过70万人的县市。新赤壁市GDP720亿,全省第20位。
(2)拆分云梦县(42万人),补入安陆市(49万)、应城市(62万),形成2个人口过70万的大市。GDP应城市600亿,全省第23位。安陆市430亿,全省第29位。
(3)在襄阳市和十堰市的中间地带有老河口市(42万)、谷城县(48万),中心城区距离不到20千米,可以合并升级成90万人口的地级河谷市,辖20个乡镇(街道),GDP900亿,全省第12位。
(4)合并当阳市和远安县组成新的当阳市,人口60万,面积3901平方千米,GDP828亿,辖17个街道(乡镇),全省第16位。
(5)合并宜都市和长阳县,组成新的宜都市,人口53万,面积3729平方千米,GDP1000亿,辖18个街道(乡镇)。GDP1000亿,全省第11位。
(6)在宜昌市和荆州市的中间地带有宜昌市代管的枝江市和荆州市代管的松滋市,两市隔长江而立,枝松高速即将建成,两市中心距离20多千米,若两市合并,将在江汉平原腹地、长江边上形成一个人口124万,面积3487平方千米,GDP1274亿,下辖26个街道(乡镇)的地级市,全省第7位。
(7)合并麻城市和红安县,组建红麻市,人口138万,面积5540平方千米,下辖31个乡镇(街道),GDP667亿,占全省第21位。
(8)合并当阳市和远安县,组建新的当阳市,人口60万,面积3900平方千米,下辖17个乡镇(街道),GDP828亿,占全省第16位。
(9)合并恩施市和建始县,组建新的恩施市,人口138万,面积6637平方千米,下辖28个乡镇(街道),GDP564亿,占全省第24位。
(10)合并宜都市和五峰县,组建新的宜都市,人口68万,面积5229平方千米,下辖23个乡镇(街道),GDP1000亿,占全省第11位。
三、若小县周边有强市环绕,可拆分该县,按乡镇整体并入周边的市县。如黄梅、云梦、孝昌、江陵、公安、长阳、随县、保康等8县,之前因交通问题管理不便,从周边县市析出,现在应回归母体,按乡镇并入周边的县市。
四、位置边远、相对分散的小县暂时适当保留,全省保留14个县,省里给予倾斜照顾。
五、被并入或者被拆分的县市所在镇,已经具有一定的城市规模,要通过兼并周边的其他乡镇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农村中心镇,并提升其行政级别为副处级。
通过以上区划改革,湖北省形成1个副省级市、12个地级市(正厅级)、21个省直管市(副厅级)、14个县(正处级)、1个林区,共49个并列平行的省直管市县,除武汉市保留区外,其他市县全部直管到街道(乡镇)。武汉以外48个市县平均管理人口97万,平均管辖24个街道(乡镇)政区,平均面积3669平方千米,平均GDP718亿,在湖北将形成十多个千亿级的经济强市,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网站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拥有所有权,请认真核实,谨慎使用,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