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爆发,注定这是不寻常的一年。同年八月,在北京西城绒线胡同传来一声啼哭,一个男孩诞生了,他就是王光英。光大集团的创始人,被周总理称为红色资本家。
王光英的父亲王治昌是日本早稻田的高材生,在北洋政府担任重要职位,曾代表中国参加过1919年的巴黎和会、1921举行的华盛顿九国会议。而他和他妹妹的名字就起源于这两次会议,他的母亲是豪门千金,也是最早一批反对封建主义,提倡解放运动的高级知识女性。他的妹妹王光美则是开国元勋刘少奇的夫人。
出生于高知家庭的王光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父母的熏陶下,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性格。不仅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也对国家的艰难处境忧心忡忡,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成熟,立志解救国家与人民于水火之中。
实业兴邦是他的理想,所以他的大学专业选择了化工方向,毕业后,在父亲的帮助下开始投资创办化工企业。事情如他梦想的一样,虽然艰难,但稳步上升,就在他的事业刚刚起色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了。
年轻的热血驱使他想要冲到一线,为抗日战争出一份力。但好友极力劝阻,认为他在商业上的付出对前线的帮助更大,他被说服了。于是他开始利用商业上的便利为抗日前线输送物资,并且研制成功了可以用作炸药包引信的化学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经过包装送到了前线,他还为解放区提供了大量的医疗用品和生活物资,通过另一种方式为战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王光英出任市工商界联合会的秘书长。工作中勤勤恳恳,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组织群众上街抗议,抵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并带头购买国债,帮助国家渡过难关,还捐赠了大量的物资,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20世纪80年代,王光英在任职天津市副市长期间,对全世界进行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他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推动体制改革。回国后在国家的支持下创立了光大集团,在那个时期是一次勇敢的尝试,然而事实证明他成功了,光大集团成功进入世界500强,成为一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企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994年,王光英又开始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任期间,积极从事外交工作,主要负责接待各国来访的重要任务。在这些接待任务中,王光英总是认真地向客人介绍中国,并积极了解对方,不仅加深了友谊,同时也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遗憾的是在2018年,王光英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纵观王光英的一生,虽然一直没能够入党,但却始终在为党做事,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尽管出身豪门,但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困难重重,他依然无私无畏,总是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他的经历让我想起了鲁迅,同样是面对民族危难,鲁迅选择了弃医从文,而王光英选择了实业救国。爱国从来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尤其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本可以明哲保身,但他毅然决然地担负起了救国救民的重任,这份果敢和担当值得我们所有人钦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国家危难之际,方能看出谁是真英雄,王光英当之无愧!
网站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拥有所有权,请认真核实,谨慎使用,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