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何为“君子不器”?)

圈圈笔记 74

君子不器出自《论语•为政》,但是很多人对它的真正意思却没有弄明白。它出自一个关于孔子的典故,讲的是孔子的一个弟子子贡,他非常有钱,于是他总是穿着华丽的服饰。

然而在他师父孔子的眼里却看不惯他的新潮,就说了他一句君子不器。子贡很好奇,师傅对自己的评价,就虚心地问孔子自己是什么器?

孔子不愿深究就随意说到瑚琏之器。子贡听完后很是高兴, 便沾沾自喜,可是他却不知道的是,孔子意图是说他内心空虚。

何为君子

在成语词典里,君子不器它的释义是:君子不应该仅仅像器具一样,只有一方面的用途。多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多才多艺。然而,人们仅仅只是知道了它的这个意思,却始终没有真正弄明白它的含义。

那么,要知道它的含义,我们首先要明白君子这个词的含义。君子先秦时指社会地位高的人。与小人相对。

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与小人相对,比如:正人。其实君子也没有什么一定的定义,就算问孔子老人家他也无法给出相应的答案。

君子在人们的心中其实是一种人格的体现,是一种高尚、正直的,是一种超越了现实的理想型人格,是人们无法抵达但可以去尽力的接近的存在。

古人有云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告诫与点醒、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经验与区别、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的特征与风格……无一不是在点出君子的作风、品格以及思想。

器字之重

那么君子不器中既然君子是如上所述的一般看法,那不器又是什么含义呢?其实如字面意思所述就是指不像器皿一样。

但若是如此解释未免太过潦草,所以要理解不器最关键是在于这一个器字。从形象上看器是四个口字中间加上一个犬字构成,在《说文》里翻译为: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形容器物很多,得用狗看守。

村里老人说一个人不努力、不刻苦、不自觉、不成才等等痛骂一个人的时候经常说这个人不成器。

由此可见君子不器的意思也可以延伸为君子不是一般人,君子是刻苦、努力、自觉的。

古言有大器晚成的等待与沉淀、庙堂之器的尊贵与重视、先自治而后治人称之为大器的教导与称赞

君子之器

在《周易》里是这样解释器的:形乃谓之器。古代儒家人的思想大都关乎玄学,读书的人也都重视道德修养。

在孔夫子的带领下读书的人之所以读书都是为了能够当官,能够用自己无形的思想去变成有形的一双双手去改变和治理国家,企图做出一番伟大事业,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不器

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导向,当时的四大发明也就足以让当时的人沾沾自喜,诚然,这也确实是我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但是古人不知道的是,远在西方,早就有诸多发明涌现,在手工机械方面也远比我国略胜一筹。与之相比之下,古人在西方发展的同时也仍旧在固守君子不器的真理。

看今日大器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认为,君子之器乃关乎文化、思想、政治,人们在关注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忽略了技能的培养。

大家可能都忘了君子不器讲求的是人们不该如器皿一样,杯具只能喝水,酒具只能饮酒,餐具只能就餐这样循规蹈矩,发展局限。它所要求的是人要多方面的发展,学有所长。

随着高中普及的浪潮带动着不少青少年的心,也牵动了不少家长的心 人们都纷纷希望自家孩子考上高中,哪怕文化课成绩再怎么差劲,也不愿去直面孩子无法达到高中要求的这个残酷现实。

这不仅是高中普及的一个弊端也同样是不少成绩不行的孩子的噩梦。

普遍家庭认为,考上高中就等于一只脚踏出家门,走向世界。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发展,忽略了孩子的意向。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在现在的大部分家庭来说,好像要能够到达罗马就必经普通类高中的教育。

当然,国家也为了弥补这个弊端,也开始重视起技能人才领域的培养还特意发出在职业技能技术学校的学习的学生毕业后也享有资格考取学士学位证书,由国家认证和本科院校毕业的人没有区别。

唯一的区别就是前者是国家技术型人才,后者是国家理论型人才,这样两种人才的结合共同推动着国家的事业发展。

咱就是说,这样的技术型人才同样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又何尝不是国家之大器,国家之栋梁。

论大器之途

前有曲线救国开辟出国家新天地,今也可曲线求学铸造人之大器。求学之路,学子千千万万,方向也同样千千万万,虽都遥远,但没有任何一条是不需要学生为之付出汗水、付出努力、付出时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君子之器器在能力、器在学识、器在技能,而无论哪一方面都需要磨砺、沉淀和付出。历来造器之术尚且如此,更何况要造就的是人之器、国之器。

君子之器要成器先成形。器物一旦定型就死了,要其改变就必须改变其形状,而人既要是器又要不同于器,灵活多变,八面玲珑。一个君子不能急功近利,一个国家也不能偏安一隅。

人一旦只囿于一技之长,成为追求功利的某种器物,就如同死物一般毁于一旦。而真正的君子应该在道德、学问等多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

要有大的胸襟,大的气度,有大事时可以做大事,有小事时可以做小事。不器,方能成大器,这才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中的大道、成才之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