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24式视频(24式简化太极拳6方位动画演示)

圈圈笔记 62

——杨式太极拳。

太极拳系内功拳,诸多门派往往以宗师姓氏为名称。如陈氏太极拳、杨(澄甫)氏太极拳和吴(鉴泉)氏式太极拳等。各家太极拳都有独自的体会,体现出不同的风格。虽无是非之分,却有优劣之别。

目前影响最大,推行最广的是杨氏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创始人为清末杨禄禅,他自陈家沟学习了绵拳之后,进一步专气致柔的改良,号称杨无敌。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赞赏: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并手书对联相赠: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赐名为太极拳。得到皇室的认可,朝庭的命名,太极拳声名大振,誉满天下。

民国肇始,太极拳从宫庭府院回落民间,贵族运动普及为民间武术,其独特性影响了中国武术尤其是内家拳的发展。河南陈氏绵拳亦以太极拳之名,从山沟走向城市。上世纪30年代,杨式太极拳传遍大江南北,延及海外。50年代,国家体委编制的《24式简化太极拳》,即以杨氏太极拳制定的,成为了太极拳的典型形式,普及全国。

杨氏太极拳除徒手拳外,另有器械如太极拳剑、太极刀、太极枪,以及太极拳定步、活步等各式推手训练方式。对一般修习者而言,一套太极拳足矣。

杨氏三代专气致柔的努力,形成刚柔相济的独特功夫。第四代李雅轩进一步要求大松大软,不用丝毫之力,遂与陈氏坚守刚柔兼备的绵拳、软手分道扬镳。

——简化太极拳。

传统太极拳与简化24式太极拳(包括国家制定的各种竞赛套路)是两个不同的运动体系,一个注重内部体验,一个偏重外部标准。它们相当于中国书法艺术与现代广告美术字体的区别,前者才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简化太极拳产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苏联体操观念和集体主义原则指导下,以高、难、美、齐等外在形式为标准,以展示和表演为目的,突出群众性和团体性。国家组织的太极拳表演、比赛或评级,均以高矮、快慢、角度等外部刚性规定为评判标准,把太极拳改造成类似技术产品的标准化,千人一面、整齐划一的集体舞、团体操,甚至大妈们的广场舞。

当今时代的商业化、文化的多元化,导致了太极拳的异彩份呈,加剧了太极拳本质的异化和路径的偏移。因此,在避免标准化的同时,要保障太极拳的纯正传统,实现太极拳的规范化。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