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赚钱的基金(半年最赚钱基金出炉!)

圈圈笔记 140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随着股市行情转暖,权益类基金发行也逐步升温,近四个月的月均发行规模从3亿元、4亿元、5亿元升至8.64亿元。

多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经济复苏预期不断提升,企业盈利得到修复,投资者信心开始提升;叠加A股估值上的吸引力和新基金赚钱效应,权益类基金发行有望进一步回暖。

平均发行规模升至8.64亿元

权益类基金发行回暖

权益类基金月均发行规模连续第四个月增长。Wind数据显示,2022年11月~2023年1月,权益类基金月均发行规模分别为3.7亿份、4.16亿份和5.54亿份;截至2月18日,2月份以来权益类基金平均发行规模继续升至8.64亿元。

一些权益基金取得了较好的募集成绩。如中泰元和价值精选发行规模达到22.18亿元,工银瑞信稀有金属ETF、嘉实疫苗与生物科技ETF募资18亿元,国泰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单日大卖14.58亿元,华泰柏瑞招享6个月持有成立规模为16亿元;华安碳中和主题、申万菱信中证1000指数增强等也都是近期成立发行规模超10亿元的权益类基金。

谈及权益类基金发行回暖,华泰柏瑞基金表示,去年底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复苏预期不断增强,A股市场走出一轮反弹行情。投资者情绪升温,带动权益类新发基金在发行数量和规模上均有所回暖。

据华泰柏瑞基金观察,近期受热捧的权益新品的基金经理多在弱市中有较好表现,拥有较强的市场号召力,这些都是市场回暖初期的表现。

除了新基金平均募集规模明显增长外,不少新基金提前发行或缩短发行周期,同时基金公司调研增多,建仓速度加快,都显示出权益类基金发行在回暖。

沪上一位公募市场部总监表示,随着疫情阴霾消退,春节消费复苏,各地政策持续推出,国内经济强预期弱复苏,A股市场机会大于风险,权益基金呈现密集发行态势。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为更早安排投资,更好展示投资业绩,在募集规模适当的情况下,会缩短发行周期或提前结束募集。

平安基金相关人士称,众多新基金提前发行或缩短发行周期,加快建仓速度,反映出基金经理对后市相对乐观的态度。

金鹰基金、德邦基金也表示,近期,代销机构对基金公司的调研明显增多,很多公司积极上报新产品;同时,权益类基金阶段性业绩提振对于客户的刺激效应明显提高,理财经理开始主动营销,公募基金销售局部回暖。

业内人士也注意到,权益类基金发行乍暖还寒,短时间仍难以全面回暖。

一位基金公司市场人士称,权益市场反转不会一步到位,期间还会有怀疑和波折。随着上市公司季报、半年报陆续披露,相信市场会出现正向反馈。

看好今年权益市场行情

发行有望继续回暖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权益类基金发行可能会继续回暖,目前也是权益类新基金建仓和投资布局的好时机。

平安基金相关人士表示看好权益市场行情。国内经济逐渐复苏,高频微观数据不断改善,投资者对权益市场的信心随之提升。

权益基金发行有望继续回暖。平安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年初以来A股经历了一段快速上涨,但目前整体估值仍然处于合理区间,权益资产后市表现仍然值得期待,现在也是权益基金建仓和投资的好时机。我们重点关注此前受疫情影响和受房地产政策影响的行业板块,以及未来一年周期反转的行业。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基金分析师孙桂平认为权益类基金发行有望继续回暖:第一,基金管理人发行意愿比较强烈,低位布局可以为投资者争取更多的安全垫。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长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明朗乐观,可以为投资者带来经济发展的红利;第二,A股市场当前处在中长期价值配置区间,投资者信心恢复,对基金长期投资价值较为认可,有望带动更多资金流向公募基金。

华泰柏瑞基金表示,当前阶段,有利于A股市场进一步修复的积极因素逐渐增加。未来,投资者情绪可能进一步改善,去年因市场震荡下行受到压抑的权益类基金配置需求有望得到持续修复。

在具体布局方向上,华泰柏瑞基金相关人士称,将积极把握国内经济复苏上行通道中的投资机遇,紧跟行业与公司盈利变化,挖掘高景气与中长期护城河突出的优质公司。

德邦基金表示,信贷数据开门红释放出经济加快复苏信号。目前通胀数据保持温和,未来上行压力有限,货币政策仍存在空间,未来股市行情上行可期。预计市场将继续通过高频数据来观察经济恢复的趋势,也将继续对稳增长、数字经济和高端制造等行业可能的产业政策进行预期博弈。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