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根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9月23日15时50分迎来秋分节气,意味正式入秋。
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公众要注意添秋衣,以防着凉感冒。
秋分时,阳光几乎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此时节,枫叶红似火,稻谷遍地黄,丹桂花飘香,蟹肥菊正黄,处处秋色迷人,令人陶醉。
(资料图,摄影:何嘉琦)
从成都市的情况来看,预计今日的好天气之后,明日可能又要迎来降水,气温也将重新有所回落。
根据成都气象台20日发布的一周天气趋势预报,新一周以多云间阴天气为主,其中23日前后有一次小雨到中雨的降水天气过程。
据四川气象微博9月22日的消息,盆地大部地方多云间晴,其中雅安、乐山、眉山3市和西北部沿山多云间阴有阵雨或雷雨,局部有中到大雨;川西高原大部阴天间多云有阵雨或雨夹雪,其中甘孜州北部和阿坝州中部有中雨;凉山州北部多云间阴有分散阵雨,攀西地区其余地方多云。24小时内,盆地最低气温:15~18℃;最高气温:西部24~27℃,其余地方27~30℃。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说,此时节,公众要注意保暖,及时添秋衣,夜晚睡眠盖好被子,小心腹部及背部受凉;饮食上,注意温和清淡,不要过度肥甘厚味,否则易加重或引发脾胃方面的疾病。
送你一份温暖秘籍
一场秋雨一场寒,昔日酷暑褪去,秋日凉意渐渐袭来。早晚温差越来越大,很多人身体一时难以适应气温。
冷空气的到来肯定会让不少的小伙伴们感受到丝丝凉意,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及时增添衣物,不要只顾风度,不顾温度。
这些秋季保暖小贴士,来看一看吧!
衣着
所谓春捂秋冻,深秋季节衣着过少,也容易导致感冒。所以,秋冬保暖防寒要懂得拿捏尺度,不要只顾风度不顾温度,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添减衣物。
饮食
秋意渐浓的现在可不能再像盛夏那样贪图冷饮,就算想喝饮料,也应该选择牛奶、奶茶等等热饮,暖胃又暖身。
秋冬季节,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温补食物,譬如羊肉、鹌鹑和海参。富含蛋白质及脂肪的食物,产生的热量更多,御寒效果更好。
运动
秋冬要注意多活动手脚,如搓手、跺脚等。秋季锻炼不应做高强度运动,应重视耐寒锻炼,如登山、长跑、骑车、散步等等。同时还要注意运动后容易出汗,而且秋季干燥,要多注意补充水分。
起居
秋冬应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前可用40度左右的热水泡脚,有利促进血液循环,温暖手脚也可帮助入眠。
秋季早晚气温变化较大,不要贪凉,夜温低要盖好被褥,以免受凉。
室内温度湿度要适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室温保持在22-28 摄氏度之间,湿度在50%-60%左右。
网站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拥有所有权,请认真核实,谨慎使用,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