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剧情解析

圈圈笔记 62

星期五言:首先,B级片和邪典片(Cult)是外来词汇,大陆正规渠道压根看不到,因此当我们谈及这两样东西时,其概念是含糊且带有象征性意义的。

其次从广义角度来讲,我们也在不断产出这类电影,只不过应与西方同类电影对号入座,比如说当下一些国产影视剧更像是美国四、五十年代前的B级烂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产类型片其粗糙度又像是西方六、七十年代的B级片(如《戴手铐的旅客》);而一些港产喜剧片,又更像是美国八十年代的邪典……

再次,尽管我们正规渠道看不到B级、邪典片,但从改革开放后至今,这类电影的次生品在民间从来就没有断过,它们或是通过录像带租售、放映的方式,或是通过电驴、BT种子下载向观影大众传播开来,它们甚至影响了数代人,比如说香港的古惑仔、三级片,比如说台湾的琼瑶鼻涕剧,甚至还可以算上那些岛国片……

捋清以上关系,本文将从什么是B级、邪典片,中西方B级邪典片对比,以及中国此类电影的特殊演变三方面展开讨论。另外,本人在谈及这些姻缘演变的同时,也抒了一代人的某些情怀。

好,我们先从什么是B级片、邪典片开始说起——

(注,西方B级片有很多分支与旁支,如魔方电影、剥削电影……本文因注重点不在此,故不做细分)

文:太虚宫

编辑:Mr.Friday

图片:网络

一、什么是B级片,什么又是邪典片

狭义的说:西方B级片是其电影公司闲散人员用闲置设备搞出来的烂片,以便抓住某些特定观众回收资金的;邪典片是那些搞出来了点文化影响力的非主流B级片(与前者有从属关系)。

然而这个问题若搁到西方电影史里,那可是个更为复杂的历史问题了。笼统来说,邪典片脱胎于早期B级片(二、三十年代),二者从成本投入来讲其性质相同,但其创作动机却截然不同——

前者的产出没其它原因,就是一个省钱+捞钱的目的。这一目的决定了早期B级片粗糙+低级的特质,它们以恐怖、色情、科幻片等形式批量打包推出,没有任何艺术和思想动机可言。本人没有通览这时期的B级片,但凡看过的几部,说实话,恐怖片能让我睡过去,色情片能让我笑出来,就是这么个状况(当然,我们要以历史眼光评价这些电影,毕竟影像对近一个世纪前的人来说还是个新奇的东西)。

▲ 早期B级片代表作:《德古拉》电影海报(1931)

B级片发展到了五、六十年代,在美国,从那些下脚料道具以及低俗情节里,还真蹦出了一些个有质量上档次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导演创作动机发生了变化,商业不是其唯一目的,更多的反叛性融入其中,如库布里克的《洛丽塔》,丹尼斯·霍珀的《逍遥骑士》等等,自此,B级片荣登了艺术的大雅之堂,同时也为后来独立电影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 《洛丽塔》电影海报(1962)

(这部电影在大胆描述了不伦之恋的同时,也将B级片上升到了高质量与艺术的层面)

大家发现了吗?西方B级片在其赤裸裸的商业发展下竟与艺术、质量的发展成了正比,并没有在资本主义唯利是图下形成恶性循环,个中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邪典片的出现就不同了,它们的创作者对曾经的B级片产生了某种情怀,对前辈B级片导演带有某种致敬或批判倾向,同时这些创作者又较为排斥主流文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较为怪异、荒诞、极致的作品诞生了,比如说左杜洛夫斯基的《鼹鼠》,比如说吉姆·沙曼的《洛基恐怖秀》,再比如说约翰·卡朋特的《月光光心慌慌》。要知道,这些导演可不是闲的蛋疼去拍片,而是有很强的主动性与表现性。

▲ 《洛基恐怖秀》电影海报(1975)

(这部电影连同其受众群体将美国邪典文化上升到了一个极点,同时也表明了一批美国独立导演对B级片的价值认可)

至此时间已经来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再往后走,到了《群尸玩过界》的九零年代,B级、邪典片已经到了主题与思想升华的地步了。

及至本世纪,也就是昆汀、罗德里格斯这类导演如日中天时,Cult邪典以及B级片俨然已经成了西方社会不可或缺的亚文化现象,它们以非主流小众化的形式占据了电影界一席之地,于此同时,上世纪一些经典的B级片又被重新拿了出来,作为一种艺术品被专业人士和特殊群体乐此不疲的把玩儿着。最典型的要数那些丧尸、恐怖、实验与概念片了,翻拍、恶搞、延伸的作品数不胜数,此不多说。

▲ 2007年,导演昆汀联合罗德里格斯推出了向B级片致敬式的两部电影,它们分别是《死亡证明》与《恐怖星球》

大家发现了吗?B级片、邪典片的概念随着时间的进流在不断的变化,这便是我们前面所谓复杂性的原因所在。当然,它们不仅在随着时代改变,也随着地域在改变。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

二、中国电影与西方B级、邪典片的相似性对比

论及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认清两个现实:一是西方B级、邪典片一大半是烂片,一小半又是对我们毫无用处的怪片这一事实。二是上世纪大陆片与港台片是泾渭分明、截然不同的。带着这两个认识我们来分别找其相似性——

我认为中国大陆近二十年的主流影视更像西方早期的B级片(也就是烂的那一半),它主要体现在电影本身粗糙、幼稚、低俗这些点上。然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却不尽相同——后者是成本再分配与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前者则是由投资方电影素养(体现在对人才的识别能力上)、对资金的分配观念(体现在对编剧导演的以及新人的出资上)以及政治风险把控态度(体现在正能量上)决定的。这类电影基本出现在2010年后,包括那些低成本的网络大电影以及电视剧(显然,这些电影是最好的圈钱方式)。当然这是就广义而言,待会还会提到。我们重点先来讨论港产B级片。

如果你看过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一定会对电影中罗伯特·德尼罗经常光顾的那个电影院记忆犹新(显然他在里面看黄片呢),那便是以播放B级片为主的魔方影院(Grindhouse)了。

▲ 《出租车司机》电影剧照(1976)

(这部电影从某种程度上致敬了曾经的B级片与魔方电影院,同时也宣扬了美国一代人的非主流价值观)

这种能大摇大摆进去看小片的电影院在中国自然没有,但你若觉得中国人没机会看这种片,那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乃至乡镇、农村的犄角旮旯里,除了游戏厅、澡堂、按摩房、台球案子,你还能随处找到另两个地方录像厅和录像带租售店

就本人记忆,那时任何一个录像厅在其高峰时期都会座无虚席甚至一票难求,甚至有些录像厅还是24小时营业,不间断放映。原因何在?一句话:里面放的电影能吸引大众。就是这么简单。

那么它们都播放的什么呢,我敢断言,港台片占到了80%以上。还有10%左右是美国大片(《洛奇》、《终结者》那种)。还剩下不到10%会在午夜后方,什么片,你懂得。这些录像厅与当时大电影院形成类型对峙的同时,也填补了大众观影需求的空洞。(从这个角度,录像厅扮演的是西方魔方影院的角色)

▲ 《英雄本色》电影剧照(1986)

回头来说这些港产片。它们大致分功夫、喜剧、枪战、黑帮以及三级片这几种类型。这些电影,在我看来是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最接近西方狭义B级片的了。原因有三:

* 首先它们基本都是娱乐至上,以赚取利润为首要目的;

* 其次他们挖掘的是一些特殊观影群体,如古惑仔系列所针对的青少年群体,如暴力动作片所针对的男性群体(注意这类电影跟西方的剥削电影很相似);

* 再次,它们都以小成本、高产量为主。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香港的电影公司连同那个时代的录像厅和录像带租售点,承载起了整个中国的B级片教育

那么,这就是港产片的全部了吗?当然不是!在那个时代,另一些较为特别或者说奇怪的电影掺杂在那些录像厅的片单以及录像带租售点的货架上进入了观众视野。

由于当时电影评论业的落后、信息交流的匮乏以及受众群的错位,这些电影并没有引起舆论反响,也登不上报纸、杂志娱乐头版的大雅之堂。然而,它们却深深扎根到了一部分青少年印象与意识里。多年以后,当这些少年成了人,入了大学或踏入社会,那些影像再次萌生且被引爆,在中国形成了一个持续长达十年之久的亚文化电影热潮。

想必说到这大家都知道了,那就是以周星驰为代表的所谓的香港无厘头喜剧片了。

在我看来,这是中国最标志性的邪典片!代表作品包括《大话西游》、《回魂夜》、《唐伯虎点秋香》……除此外还有《东邪西毒》、《南海十三郎》等等

▲ 《回魂夜》电影海报(1995)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具备了一定的邪典元素,并与周星驰其它同时期电影一同引发了类似西方的邪典效应)

注意:这些电影具有西方邪典片的一切特征——小众、另类、反传统、怪诞;低成本、高传播高模仿率、受众群体反应狂热且热度持续时间长……

再次注意:这些电影均拍摄于香港回归前,随着之后新世纪合拍片时代的到来,它们渐渐消失了,又过十年,这种邪典式的文化现象也消散了。

三、B级、邪典片在中国的演变与异化

至此,我们来以西方B级、邪典片为参照物,把中国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电影发展拉出条线来:

首先是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陆影视剧与港产片——

前文说过,那时代的大陆片就粗糙程度以及电影技法(包括摄影、特效、配音、美化道等),有点像美国四五十年代的B级片。想必大家都对84版《西游记》那夸张的音效和特技记忆犹新,但至少它们的起点算是高的,毕竟那时的编剧还是比较认真的,不会像美国二三十年代的B级片剧情那么幼稚。(另外这时期大陆还出现了一批欧式反类型电影,如谢晋、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的作品,但这不在本文叙述范畴内。)

与此同时,港产片在这时期大量融入大陆,而融入大陆的这部分电影恰好对应了西方六、七十年代的B级(如《人肉叉烧包》)、邪典片(如《回魂夜》)。

▲ 《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电影海报(1993)

(这部电影艺术价值和拍摄技法不敢恭维,但尺度足够的上西方B级片的呕吐、惊恐、变态级别了!)

B级、邪典片在大陆的发展以97香港回归以及中国入世为转折点,这期间中国院线改制,电影、电视产业被大量提升,大量港台电影人北上淘金,合拍片层出不穷。就连当年的那些崇尚欧式电影的大陆导演,也转身拍起了好莱坞式的大片。至此,B级、邪典片在大陆的产出开始下滑、没落以及异化(体现在2000年后的一批模仿周星驰电影的合拍片上)。

▲ 这部《天下无双》(2002),我认为是将港产邪典喜剧引向不伦不类的标志性电影

然而历史本来就是把双刃剑,回归、入世对国产电影纯粹性稀释的同时,大量外来片也进入市场了,喜欢电影或从事电影研究的人在这时期终于可以看到西方纯正的B级、邪典片了,尽管我们对他们的那种文化还是懵懵懂懂,尽管还没有人跟我们讲述这种偏门文化。再者,此时网络和智能手机尚未普及,更没有网络电影一说。因此,这时期电影虽有走下坡路的倾向,但至少不是太坏。(唯一悲哀的是,喜欢那些B级邪典片的人自始至终都是被学术圈或制度边缘化了的群体,没形成什么气候)

及至2010 年后网络产业发达,微电影、网络大电影、选秀节目兴起,B级、邪典片开始渐渐退出中国那个短暂的历史舞台,于此同时,另一些网络异化产品出炉,大量民间资本开始借着IP的概念融资拍电影(一系列2B作品出现)。如果你非得说那些片子是B级、邪典,那也只能是说异化了的B级邪典。本人深知这批网络电影创作者的异化心理,自不多说。

这时期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的地下独立电影开始崛起了。它们虽没有荣登电影大雅之堂,却在一线城市各个角落的观影会、电影节里落叶生根。于此同时,一些独立基金也开始挖掘扶持青年导演或独立导演拍片,一度形成了局域性的良性循环。只不过中国的这部分地下电影很少有受邪典气质影响的了。它们走了另一条路。自不展开说。

最后是2019年底至今,就本人所知,连电影院《初恋这首情歌》(Sing Street)里的一个吻戏都被剪去了,中国电影真正做到了谈性色变,谈暴色变的境界,更别说对B级、邪典片的容忍度了!

就此我们来做个总结:若说西方B级、邪典片走的是进化与升华的发展之路的话,那我们的同类电影干脆就是开的倒车——从八十年代的还不错开始一路下滑至湮灭。这在世界电影史里是极其罕见与奇葩的现象。

当然,我们说的是偏门、小众的B级片,说的是电影的质量与尺度。反过来若从咱们国家GDP或B级片返璞归真角度,那就是另一番天地啦!足够一干人骄傲自豪的啦!我把这种思维方式称为电影业的异化。

四、B级、邪典片对我们的价值有多大?

这个问题还要分西方和东方(东方指的就是大陆和香港)。毕竟,B级片对整个西方现代恐怖片、惊悚灾难片,乃至情色片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至于你说我们看个《洛基恐怖秀》能 get 到个什么笑点和情怀呢?再者看个《阴风阵阵》能学到个什么电影叙事技法?答案我认为是什么都学不到(除了标新立异),因为我们在文化上与西方是断层的,是隔阂的,是没有积淀和演变过程的。

好在有个港产片来过渡承接这种断层(至少语言和肤色上更能让我们接受),然而,没有了观影者素养和文化背景的铺垫,这种影响又会是非常危险的,试想:一个孩子或一个单纯的百姓看了《古惑仔》或《人肉叉烧包》会得到什么!他们要么不屑一顾、唾之以沫,要么无脑模仿、盲目崇拜,其异化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让人细思极恐。

矛盾往往便是如此:西方用近半个世纪B级片的演变发展建立起了一个小众亚文化群体,而我们却在改革开放10年后异化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以及社会现象,仅此而已。这好比把西方人的脑袋移植到了东方人的身体上,怎么看怎么不合理。

然而我们还是不得不说,自中国打开了西方的窗户,好也罢,坏也罢,这些特殊电影就跟我们解不开了,前面说到本文在谈及这些姻缘演变的同时,也抒了一代人的某些情怀……但凡一个人谈到情怀,就说明他在跳脱和反思了。在这个电影乱世里,如果我们什么都不能做,那索性就坐下来思考吧。

欢迎关注【星期五文艺】,更多深度影评持续奉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