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

圈圈笔记 72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大学》,在上一讲中我们知道了《大学》的由来,也知道儒家的三纲八目是什么内容。

今天我们就从《大学》出发,去看一看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底层逻辑。

理学家想说什么?

我们今天来看《大学》的三纲领,只是从字面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其实并不太难理解,这就是在说统治者应该彰显美好的品德,善待百姓,将善和美好发挥到极致。但是,朱熹的解释却就没有这么轻松了。

在朱熹的解释体系里明德就是天理,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朱熹这一派大儒最强调的就是天理,所以他们的学问叫做理学,所有解释来自对天理的基础理解,所以我们今天看起来理学确实不太好懂。

中国进入宋朝以后,文化水平提高了,儒学的发展朝着思辨哲学的方向发展。但是古汉语并没有进步太多,用古汉语来搞思辨哲学,就很容易出现:高端产品流入低端市场的尴尬。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有严谨的思辨文章,很大程度上要感谢晚清、民国那些大翻译家。

最符合中国古汉语的文体应该是诗歌,最能表达诗歌应有的朦胧感,比西方的语言要强上很多倍。欧美在学习中国古诗的过程中,兴起过一个意象派,这个学派的诗歌整体看上去就像天生带有残疾,是因为西方语言的结构太精确,朦胧不起来。

今天我们看宋朝的诗歌,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宋朝人写诗也喜欢说理,这就是对古汉语的舍长用短,看上去非常勉强。而用古汉语来做哲学思辨,则存在相反的问题:朦胧感始终无法表达太精确的涵义。

我们举例来说明:无极而太极,这是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很基础性的命题,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真的很难理解,是说无极生出了太极,还是说无极就是太极,连第一流的学者也说不清。

存天理,灭人欲

幸运的是,朱熹的理学体系还算好懂一些,因为他留下的大作实在太多,可以互相对照着看。简单来说,所谓的天理就是抽象的规则,是宇宙的终极真理,是最高的善。人一降生,有血有肉,这是一个从抽象转变为具象的过程,具象的表现就是有了气质。

气质这个词是理学概念,是物质性的,是具象的。人性分为两种: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朱熹做过一个比喻:水就好比是天命之性,容器就是气质之性。彼此互相依存,水本无形,但进入容器里,就会跟着容器的样子变幻出不同的模样。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不难分析出,朱熹认为:人在天命之性上是一致的,但是各有各的气质,有的人伟大,有的人平庸,有的人道貌岸然,有的人阴险狡诈。

我们再结合上面理论进行推导:明德就是天理,天理又是天命之性,所以明明德就是要驱除气质之性的干扰,回归到天命之性,所以朱熹说: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对明明德的解释,是否正确,我们不用过多考虑,但是如果我们要参加科举,就必须按照这个思路答题。

当然,我所讲的《大学》并不是真的《大学》原本,而是朱熹的《大学章句》。今天很多对国学怀有浓厚兴趣的人,捧着一本经典原著就开始品味,说实话:与我们今天的个人学养,早已不具备解读古代经典的能力,所以读《国学》往往注本比原本更加重要。

当然,今天的内容我并没有解答昨天留下的朱熹是否算修改经典的问题,这个问题会留到明天一起解答,因为朱熹不但补写了大学,还将三纲领中:新民改为了我们熟悉的亲民。

这个问题就留给明天吧。今天,关于存天理,灭人欲的逻辑来源是什么?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吧,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三点:第一、用古汉语做哲学思辨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第二、朱熹认为:人分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第三、我们读国学经典,往往注本比原本重要。

谢谢赏阅,您的关注是对王庶文讲坛最大的鼓励。王庶文讲坛致力于中西方文化、历史、美文、诗词创作,谢谢您的支持。国学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