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分钟呼吸多少次(一分钟呼吸怎么计算)

圈圈笔记 51

这些天,很多人都在说新冠阳了后自己脉跳的很快。那每分钟多少下才叫数脉,每分钟多少下叫迟脉呢?虽然脉相难学,但脉搏跳动的次数,现代人还是很容易查到的。简单的秒表计数就可以做到。更别说仪器和手环表了。古代人没有秒表,没标准医生怎么判断病人的脉搏速度是否超速呢?难道是一边看着沙漏一边号脉,数脉次数吗?

其实古代医生是用自己的呼吸作为标准,在大量实践中寻找到了规律。当然这些也得通过一定训练,医生首先得不急不躁凝神专注,另外自己本身不能有疾病呼吸要尽量均匀。

可是中医界关于这个脉跳速度多少才是正常的,有很多糊涂说法。只因为李时珍在《濒湖脉学》里这样记载道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日夜一万,三千五百。

中医教材和多数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呼一吸间,脉搏跳动4次是正常的,也就是一息四至。可后来这句日夜一万,三千五百就产生了歧义。这句是说,一昼夜正常呼吸应该是13500次。那这样算下来,13500除以24小时再除以60分钟那就是9.375次每分钟。现代医学标准认为,正常人每分钟呼和吸总共是在16--20次。除以2,再取中数应该是9次,这个基本和现代医学对的上。但问题来了,既然每分钟9.375次呼吸,每次四至。那就又变成常人每分钟心跳在37.5次。这就说不通了。即使现代医学将正常脉跳定在每分钟60--100次这么宽泛的标准,这个37.5也是完全不合格的。这时候又有专家讲,一息是呼算一次,吸算一次,得乘以2,那37.5乘以2,就是75次。这个和西医说的60--100次的中数,80次差不多。这回又说通了,可这不就是双标么,任由你自圆其说。

还有人讲,《内经》里岐伯是讲一息五至,古人呼吸悠长一口气能吸到后脚跟。可那样算来也只有不到47次。还有的干脆讲李时珍是植物学家不是医生,《本草纲目》里不也到处都是错误么。

这样学中医,一辈子糊里糊涂,不求甚解。到后来就成了满嘴阴虚,阳虚了,阴阳两虚,十人九虚人人得靠药补的医生。开起药来一大堆,乱枪打鸟。只要不开猛药,少开药典限制性药材,只要不出事,混到六十多就是知名老中医。中医如果这样人云亦云的乱传下去,那就只有靠撞大运治病了。也难怪很多人不肯信中医。

其实,这个问题的产生。说出来很简单。就是对这个息字的误读。一息既不是一呼也不是一吸。还不是一呼加一吸。息字做停顿讲,如安息,生生不息,自强不息。具体到号脉时,医生什么停顿了?呼和吸都停顿了。所以一息是指两次呼吸之间的停顿时长。

正常人吸气呼气完成后,要停顿几秒,再做下一次呼吸。不会没有间隔和停顿。医生在这个时间节点,摸到病人脉跳四下,叫一息四至。而且这个时候特别安静,心里记数才不容易混淆。所以李时珍没骗我们,是后来的解读者误读了,一直被误读到今天。那一息四至到底是多少下?大家试着去实践。先看看自己是不是一息四至,如果是,再去看自己心脏一分钟到底跳了多少下,结果和西医标准是不是相符合。只有自己实践才会找到答案。

《脉经》云:数脉来去急促,一息六七至。《濒湖脉学》也说‘调停自气,呼吸定息,四至五至,平和之则。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即热证。……数脉属阳,六至一息,七疾八极,九至为脱。’小编也想试着看看自己一息到底是多少秒,但时间太短,计不准。不过,一息四至基本是准的。而小编的心跳是每分钟78下。和西医讲的80次差不多。

我们姑且把古代医学记载和现代医学标准结合,一息四至就是80次每分钟。那一息三至就是60下,这个以下叫迟脉。一息六至是120下,这个以上叫数脉。这个标准比西医认为的心动过速高。西医认为正常人在没有剧烈运动时,心跳100次以上就是心动过速。一息九至就是180次了,叫脱脉。西医认为四十岁左右的人群心跳180次是极限心率。和这个脱脉说法基本是吻合的。

中医说得通,只是坐而论道就说不通。学而不思则罔,与其搜肠刮肚,引经据典的去自圆其说,不如亲自实践,实践出真知。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