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人格(浅谈反社会人格)

圈圈笔记 75

2023年1月11日,星期二,下午5:30左右,正值上下班高峰,广州最繁华的天河区体育西路附近,一辆宝马SUV向正在通过绿灯的行人直接冲撞,连续高速冲撞多条斑马线,一场人祸瞬间发生了,5死13伤,5个鲜活的生命定格在2023年1月11日,他们家庭瞬间支离破碎,留给亲人的是无尽的悲伤。

突如其来的人祸

这完全是一场由人渣导致的人祸。这个温姓驾驶员,警察来了也没感到害怕,甚至还想开车撞向现场的警察。有一个视频显示,他的车上装了很多钱,当他从车上下来的时候,便开始撒钱。他知道自己完了,钱对他来说已经没有用处,所以崩溃了。他根本就不打算活了,所以才这么嚣张。当他被警察控制后,脸上没有一丝慌张和害怕,反而露出诡异的笑容。由此可见其主观故意性,也更加暴露出其恶劣的反社会性。网友一片讨伐之声:惨无人道、惨绝人寰、罪大恶极、人神共愤。甚至有网友说:可恶之极,当以极刑处之……

这些年来,类似的反社会性伤害案件屡屡发生,事后发现,罪犯通常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在某个时间点上,因为某个生活事件的压力而突然爆发。这种人平时与常人无异,只是性格行为有些怪异,一旦爆发,就变成非人的恶魔。这种人就像行走在人群中的不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爆发。那么,我们除了为伤逝者悲痛,为作恶者愤怒,还能做些什么呢?

一、如何识别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不遵守社会规范,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为特征的人格障碍。患者往往在童年或青少年期(18岁前)出现品行问题,患者通常不能从惩罚中吸取教训,对待他人冷酷无情。

其主要症状有:

1.漠视他人。

(1)对他人感受漠不关心,往往缺乏正常的友爱、亲情,对家庭亲属缺乏爱和责任心,待人冷酷无情。

(2)无视对错,不断说谎或欺骗以利用他人,不尊重他人。

(3)对他人缺乏同情心,伤害他人也无悔意。

(4)易迁怒他人,不能长久地保持人际关系。

如何早识别?

2.不遵守社会规范。

(1)缺乏责任感,无视社会规范与义务,通过恐吓和欺骗屡屡侵犯他人权利,经常违法乱纪。

(2)表现出明显地易怒、攻击性或暴力性,对挫折的耐受性极低,受到很小的刺激便可引起攻击行为,甚至暴力行为。

(3)无内疚感,不能从经历中特别是从惩罚中吸取教训。

(4)仇视泛化。从仇视某个人到仇视某类人,到仇视社会,挑战社会规则,攻击不特定群体。

3.童年或青少年期即出现品行问题。

反社会型人格和违法犯罪具有较密切的关系,患者通常从小便显示出和常人不同的行为。如经常说谎、逃学、吸烟、酗酒、外宿不归、欺侮弱小。经常偷窃、斗殴、赌博。故意破坏他人或公共财物等。

4.并发症。

(1)虐待配偶或者虐待儿童、忽视儿童。

(2)酗酒或药物滥用问题。

(3)伤害他人或自杀行为。

(4)共患其他心理健康疾病,例如抑郁症或焦虑症。

二、如何预防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需要引起个人、家庭、学校、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1.从个人层面讲,如果未成年,父母要负起监护人的责任;如果已成年,要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及行为负责,要随时保持自知、自觉、自控状态,有异常倾向要主动求医、求助、求治。人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包括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具有稳定性但并非一成不变,经过长期、系统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是可以重塑或重建的。

如何早矫治?

2.从家庭层面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健康,不仅指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一个身心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父母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有成绩背后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意志品质、情绪情感。

3.从学校层面讲,应把双减政策减落到实处,更多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教书育人并重,立德树人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对心理和行为异常学生应进行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学校教育阶段是一个人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期,对一个人的人格塑造十分重要。有研究发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在18~30岁的患病率为2.3%,而到了65岁其患病率低于0.05%。

4.从社会层面讲,社会化过程以及其他成熟过程可促使人格障碍者的人格异常缓和。有单位的,单位要加强这方面人员的关心关注和教育管理;没有单位的,社区要加强这方面人员的排查、管控、矫治。

5.从国家层面讲,应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识别、筛查、矫治体制机制研究及建设,对某些特殊行业如驾驶等行业的准入限制,以及加大对反社会型人格者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等等。

最后,愿逝者安息!愿伤者早日康复!愿生者坚强!愿作恶者早日伏法!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