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智简、可编程、内生、分布式、服务化和数字孪生的设计理念,本文提出三层五面的 6G 智简赋能网络体系架构,总体上呈现三层五面的体系结构及智简赋能的网络特性。
三层五面智能赋能6G网络体系架构
首先,从层次上自下而上分为三层,包括基础设施层、网络功能层和服务与能力开放层。
基础设施层
为网络功能层的功能生成提供相应基础设施和多维资源,涵盖泛在的接入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设备等基础设施,以及可编程的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和 AI 等多维资源。
网络功能层
基于下层的基础设施层提供的泛在基础设施,将动态分布式的资源互联,通过对多维资源的统一协同调度,为上层的服务与能力开放层所需的服务或能力提供通感算智数安等网络功能,支持不同网络系统中用户所需的拆分、组合或扩展的原子化功能。
服务与能力开放层
对下层的网络功能进行提取、封装和组合,为网络内部业务或外部应用按需提供可以开放的能力或服务,涵盖连接以及数据、计算、智能和编排管理等多种能力或服务,支持运营商网络具备更多价值,为多样化业务场景下的用户带来更好的业务体验。
其次,从功能上分为五面,包括赋能面、数据面、控制面、用户面和编排管理面,分别负责智能、算力、安全等内生功能、数据管理、网络控制、路由转发、编排管理五大类网络功能。其中,赋能面和数据面是 6G 相对 5G 的新增功能面。
赋能面
是一个逻辑面,从逻辑上描述赋予网络内生能力的智能、算力、安全等网络功能,在实现上其功能模块可位于其他功能面。6G 网络体系架构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对智能、算力和安全等内生能力的全面支持,故将赋能面作为 6G 网络的基础功能底座,构建随需取用、灵活高效的内生能力资源池。基于赋能面,6G 网络可以不需要外界干预,对内利用内生能力自主优化网络性能,实现网络自治;对外赋予各行业应用更多新服务的支持,提升用户体验。
数据面
负责全网所有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服务等数据管理功能。在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需求驱动下提高数据服务性能、降低数据传输对带宽的开销,以及全网数据的统一协同管理,将会对6G 在提供安全可信共享的数据服务、数据智能处理和分析等方面创造更多价值。同时,数据面通过功能和数据解耦可以实现网络状态的可靠迁移,提高移动性管理性能,使能星地融合等频繁切换场景。
控制面、用户面和编排管理面是 6G 相对 5G 的增强功能面。
增强的 6G 控制面、用户面和编排管理面,一方面涵盖传统连接能力和新增智能、算力、安全等能力相关的控制、转发和编排管理功能;另一方面以赋能面为基础功能底座,使能网络具备智能、算力和安全等相关内生能力,多种能力相辅相成有效提升6G 网络整体性能。
控制面
向全服务化演进,支持星地融合的统一至简接入和跨层跨域资源的一体化精准控制,助力智能 /安全 / 算力等内生能力与新型架构的深度融合,基于赋能面底座赋予的内生能力实现接入网和核心网的动态分割和融合重构,以及通感算智数安等多维业务的智能高效安全的协同管理和控制。
用户面
向着服务化方向演进,支持通感算智数安等多维业务的全面高性能转发,通过可编程技术支持新协议或功能的快速部署和技术创新,以及为各行业用户提供确定性转发的分级体验。
编排管理面
涵盖连接服务相关资源管理和服务编排,以及智数感算安等多维度的资源感知、管理和一体化编排,通过对资源的联合优化和弹性编排,完成感知、分析、决策和评估的闭环智能管控,实现网络能力的随选和均衡应用,支持星地融合的一体化按需编管,最大化资源利用率。同时,编排管理面支持深度融合数字孪生网络,以虚控实以实现持续对物理网络的最优化状态寻优和仿真验证。
基于三层五面的网络体系架构,6G 网络将具备智简赋能的网络特性。
智简:随着网络规模的快速扩展以及业务需求的动态变化,网络可能越来越复杂。为了避免网络复杂叠加,6G 网络需要在设计时就采用智慧内生、高效简洁的轻量化网络体系架构,基于内生智能,按需编排网络功能和资源,实现网络复杂性的降低。考虑到全场景的泛在连接,业务需求动态变化以及网络的灵活扩展,6G 网络需要具备统一架构下的即插即用功能。
6G网络的智简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架构智简:支持端到端全服务化,面向场景需求灵活拆分重组网络功能,支持对多维资源的统一编排,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调度和管控,建立弹性可重构的网络架构。
功能智简:支持柔性按需编排原子化功能和网络功能的优化重构。
协议智简:全域采用统一协议支持星地融合跨域交互,通过面向场景的协议可编程支持各行业差异化需求,统一空口传输协议和组网协议提升端到端网络性能。
流程智简:控制流程和数据交互流程等全流程体系化设计、模块化合成和分布式高效协同。
终端智简:支持星地融合等多种空口技术融合,实现终端无差别的极简极智网络接入。
基础设施智简:泛在资源池,为网络提供可编程和动态的硬件或软件资源。
赋能
6G 时代,网络不再是单纯提供连接服务的通信网络,而是集连接、智能、算力、安全、数据等为一体的融合网络,需要支持将多种能力和服务一体化编排管控,对内实现多种能力内生,对外提供多种服务。
对内赋能:通过原生网络功能原子化,随需编排智能、算力、安全等功能,赋予网络各层各面具备智能、算力、安全等内生能力。
对外赋能:通过设计原生开放机制,为行业用户和第三方提供可信随需的网络能力和服务,赋能用户和第三方智能、算力、安全等千人千面的需求。
【来源:中信科移动】
网站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拥有所有权,请认真核实,谨慎使用,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