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定律又称什么理论(六人定律百科介绍)

圈圈笔记 195

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带,基本确定在六个人左右。两个陌生人之间,可以通过六个人建立联系,此为六人定律,也称作六人法则。

首先,先描述一下这个小实验:一个股票专家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封有关股票信息的电子邮件发送给一个陌生人,并要求这个陌生人把这封电子邮件转发给一个热爱炒股的人,当这封邮件第六次转发的时候,竟然转发回了股票专家手中,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从发出到收回平均经过6次转发,所以得出了一个初步结论,即: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带,基本确定在六个人左右。两个陌生人之间,可以通过六个人来建立联系,此为六人定律,也称作六人法则。

我们姑且不讨论这个六人定律是否成立,但是,我们缩小范围来说:一个城市,一个行业,通过六个人建立相互联系,即可了解这个行业的某公司情况如何。

初到一家公司,或是准备投简历时,我们或多或少的需要了解这家公司的情况,内部管理、领导风格、薪资待遇等等,都是我们迫切想知道的。正所谓,知己知彼嘛。而我们自己又没有入职过这家公司,怎么办呢?那就是问!

之前我在A公司工作,某天,以前的同事忽然问我:你不是在A公司工作么?

我说是啊。

以前的同事:你们公司如何啊,待遇啊,年终奖啊,老板如何啊?

我正纳闷呢,你也想来?

以前的同事:我同事的男朋友刚刚去你们公司。她问我,知道A公司么,我就想起,你不就在A公司嘛,然后就跟你打听了。

然后我就问,谁呀?不会是B吧,B前几天刚刚入职。

以前的同事:对对对,就是他!

好吧,于是我就跟他聊了聊我们公司的情况(当然,不该说的我也没说)。实际上B也来了几天了,都是同行,多少也能看出公司情况如何。

至于后来嘛,B走了,我呆了小半年也辞了,公司没啥业务,老板坑。

这种事已经不是头一次碰到了。我准备投一家公司的简历时,都会问一下其他朋友、以前的同事,这个公司如何。甚至不用问,平时偶尔还联系,都还相互讨论各自的情况,都知道各个公司情况如何了,看到公司名就知道去了是什么情况了。以至于,现在对我所在的城市的设计行业的公司情况多少了解些。

在我们设计行业,大家都是一个行业的不同专业的同事,即使离职了很多情况下都还保持联系。同学、校友、朋友,人脉圈里很大的比例都是做这行的。

我刚刚去A公司时,跟新同事聊天,问我之前在哪个公司啊?我一说,他立马就回答,某某某你认识么,跟我同学。好吧,他说的正是我以前的同事。

所以,我们能够通过六人定律去了解一家公司的情况。

比如说你想认识C公司,你可以问同学、同事、以前的同事、朋友等等途径去了解,你所认识的人可能会在这家公司任职过。再或者,他们不知道B公司如何,可他们有某个人认识有在B公司任职过的人。于是,各种牵线搭桥,很快的了解了C公司。

即使通过牵线搭桥的方式无法准确、完整的了解一家公司,但是,你已经获得了某些情况,或多或少地给你提供了帮助。

六人定律理论只负责帮你牵线搭桥,建立联系,但不负责帮你成事。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间隔越增加,关系就越弱。

如何利用这个六人定律,利用这个定律又能做什么呢,那就看你个人能耐啦!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