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石头叫什么(海边石头上的藤壶)

圈圈笔记 43

有密集恐惧症的朋友就不要看今天的推文啦,因为今天要介绍的生物是海洋里令鲸鱼、海龟等生物都束手无策、无可奈何的藤壶,也是常年据于密集恐惧症最害怕看到的几大照片排行榜里。

藤壶(拉丁学名:Balanus)是附着在海边岩石上的一簇簇灰白色、有石灰质外壳的节肢动物。藤壶长得很像贝类和螺类,但其实它们和虾蟹类才是近亲。

首先,藤壶的长相就十分奇怪。它的形状有点像马的牙齿,所以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常叫它马牙。藤壶类的柄部已退化,头状部的壳板则增厚且愈合成火山状。在顶部有4片由背板及盾板组成的活动壳板,由肌肉牵动开合,藤壶可由此伸出蔓脚捕食。壳板并非实心构造,由底部观察可以发现它们是由中空的隔板所组成,而中间的隔板刚好给他们嵌入宿主皮肤留出了充分空间。

藤壶分布范围极广,几乎任何海域的潮间带至潮下带浅水区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而且附着栖息在海水中固定或浮动的硬物上,以群落的方式生存着,这方便于它们进食和迁移,也成为了最主要的海洋污损生物之一,全球每年都得耗费极庞大的人力及资金在清除藤壶上,还经常出现鲸豚类和龟类因为藤壶附着过度而死去的事情。但是藤壶不是天生就附着成群落的,它们是怎么一步步在海洋里长成密集恐惧症害怕的模样的呢?

藤壶每年的繁殖量在1000至30000之间,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他们能够从水中直接获取精子受孕,它们靠着能伸缩的细管,将精子送入别的藤壶中使卵受精。待卵受精后,经三、四个月孵化;此时,刚孵化出的小幼苗即脱离母体,但常必须过几个星期的漂浮日子,才能附物而居。

(藤壶的幼体看起来还有点可爱)

藤壶需要经过7个阶段的变态才能成熟。小时候的藤壶在无节幼虫的阶段时大概只有1毫米,在海中划桨式的随波飘摇,吃饱喝足后变成腺介幼虫。腺介幼虫无需进食,它在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找到住处,确定附着在哪里。

(漂浮着寻找附着物的藤壶)

一旦它们觉得合适,藤壶胶腺就会分泌胶液,经胶腺导管到达底盘,与基底接触实现附着,无论是底质的类型、颜色,还是光照、温度、盐度、湿度都会对其选择产生影响,十分挑剔。藤壶的附着是终生性的,只要没有外力作用,藤壶就会在自己选择的居住地呆一辈子。

以桶冠鲸藤壶附着在座头鲸鲸背上为例,这种藤壶的成体与网球大小相仿。在生长过程中它们甲壳的外壁会向内折叠,彼此联合形成中空的房室结构。随着藤壶的生长,鲸的老皮会填满甲壳中的空隙,而藤壶的甲壳则会不断产生更多房室,并越来越深地嵌入鲸的皮肤中。

(图中黑色的部分均表示鲸的皮肤)

那么鲸会痛吗?痛不一定,但是肯定会不舒服。以座头鲸为例,它们频繁跃身击浪,或者用鳍肢、尾鳍不断拍打水面,虽然可能的目的有很多,但毫无疑问是要通过这些激烈的海面行为来清除掉一些藤壶。但是藤壶的附着在一定意义上也使鲸的鳍更加有力,像狼牙棒一样增加了对鲨鱼等防御反击的力量。

藤壶复杂的附着需求,使船舶、渔网、浮球、水下声呐等等都成为了它们附着目标,严重拖累船体等的行驶。有经验的渔民一般会在船体吃水线以下,刷上对藤壶有毒的涂料。不过有毒涂料对于海洋的危害,同样值得警惕,寻找无毒防污涂料是十分必要的。

虽然藤壶听起来对生态很不友好了,但是,它们……很好吃啊!

无论是清炒还是炖汤,都是一道不错的佳肴。但是反正小编不太敢尝试的……若有机会,资深吃货可以试一试。

参考资料:

1.https://inverts.wallawalla.edu/Arthropoda/Crustacea/Maxillopoda/Cirripedia/Balanus_glandula.html

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agricultural-and-biological-sciences/balanus

3. http://www.marinespecies.org/aphia.php?p=taxdetails&id=106213

4.http://wemedia.ifeng.com/49425424/wemedia.shtml

5.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b7a9e6fb3a51c8bb99f1fe04&lemmaId=2420731&lemmaId=2420731&fr=qingtian

本文转自:大自然爱好者微信平台

如果你爱自然、爱科学、爱分享,

欢迎关注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TNC微信订阅号: TNC_China

TNC官方微博:@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