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巴特点是什么(马尾巴特点是什么科普)

圈圈笔记 125

北嚣(áo)山位于北面三百里的地方,山上没有石头,而是由阳面的碧石,阴面的玉石堆积而成。北嚣山的山中霸主名为独猞。独(gǔ)体形似虎,全身覆盖着白色的皮毛,长着鬣狗的脑袋,野马的尾巴,野猪的鬃毛。北嚣山树林中的百鸟之王名为(bān mào),外形和乌鸦很像,长着一张人脸。昼伏夜出 ,吃了它的肉可以防暑降温。涔水在北嚣山发源,沿着东方流入邛泽。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山海小档案:北嚣山是北次二经山脉的第十座山,山体由碧和玉两张矿产堆积而成。在北嚣山中居住的异兽,一共有两种,分别是独猞和般冒。独(gǔ)是一种体形似虎的异兽,全身皮毛雪白,脖子上顶着一个狗脑袋,后颈上长着野猪的鬃毛,屁股后面拖着一条马尾巴。除了身体特征之外,其他生活习性不详。是一种昼伏夜出的夜行性鸟类,外形似乌鸦,长着一张人脸,具有比较高的药用价值,肉能够治疗中暑。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原文:又北三百里,曰北嚣之山,无石。其阳多碧,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白身犬首,马尾彘鬣,名曰独(gǔ)。有鸟焉,其状如乌,人面,名曰(bān mào),宵飞而昼伏,食之已暍(yè)。涔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邛泽。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声明:某种程度上,《山海经》是一本关于我国古代山川地理河流的百科全书。就山海经的内容而言,也有人将《山海经》戏称为《山珍海味经》或《古代旅游食宿指南》。经研究,《山海经》不是一时、一人所作,而是从先秦到秦汉,经过各个时代不知名作者的编写补录形成的文集。从古至今,对于《山海经》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相关著作更是汗牛充栋。今天市面上主流的《山海经》版本,是经过西汉文学家刘向、刘歆父子编辑整理,晋朝风水大师郭璞做注而成。

《山海经》以中原一带为中心,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依次勾勒出当时九州之内的山川地理情况。现代版本的《山海经》,共有文章十八篇,内容涉及五花八门,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本文以市面上通行的《山海经》版本原文为依据,在原文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上小编自己的理解,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成,个人主观性比较强,再加上个人学识有限,肯定有错误疏漏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如有争议,以读者为准,小编虚心受教。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