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五品官员是什么官(古代五品官什么官)

圈圈笔记 45

在中国延迟退休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背后的原因既有中国平均寿命的提高,也有劳动资源闲置浪费,甚至还有论调称要跟国际接轨。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养老基金的压力巨大,通过延迟退休可以减少养老基金支出,增加养老基金的收入,减少养老基金的缺口。

延迟退休在互联网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从事实出发,延迟退休有利有弊,对社会的影响也只能在政策完全落地以后才能真正展现出来。但退休并不是现代社会所特有,在中国古代就有退休制度:致仕。只不过这个制度是封建官僚所特有的。

古代封建帝王社会是有社会等级的,皇帝以外,社会的群体大致分成了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其中士就是指有功名的读书人。皇帝是终身制的,退休的也就只有官员了,而在士农工商四个阶层,有钱是不需要干活的,如果没钱,就只能活到老,干到老。

古代的官员退休叫致仕或致政。这在《尚书》中有机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意思就是士大夫在七十岁的时候就要退休了,回归乡里养老。而在《礼记》也有记载: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这里的致政就是致仕,也是退休的意思。

致仕制度在西周时期即开始,但执行的并不严格,也是区分人群的。在唐朝以前,只有少数的高级官员才享受到致仕制度。所以《尚书》的规定是大夫七十而致仕。这也跟唐朝以前选官制度有关,基本上都是世袭,而到了隋唐时期,有了科举制度,朝廷有了选拔官员的制度及通道,并且每隔三年就能固定选拔出一定数量的官员,退休制度就显得很重要。

唐朝规定,五品官员以下不享受退休制度,也就是说五品官以下是需要干到去世,很多人会担心这会不会官满为患?这其实跟人均寿命有关,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均寿命不超过40岁,能活到70多岁的人是相对较少的,所以也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到了宋朝,开创性的把官员致仕的制度扩大的了全体官员,这对于官员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就很难说了,毕竟官员一旦致仕以后,所有的权力就交还给国家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也有所提高,科举产生的官员也日趋稳定,有时候还出现官员要排队候补的情况,因此到了清朝,把官员致仕的年龄提前到了60岁,来缓解这一现象。

致仕制度从无到有,从执行松散到执行严格,从70岁到60岁,其实都是古代封建官制的进步,人到了60岁以后,精力不复从前,到了70岁更加是耳不聪,眼不明,腿脚也不方便,这会对国家管理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实现了新老更换,让科举能够进入良性发展。

当然官员的致仕并不全是被动的,在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有些官员主动告老还乡,其中有到了年龄主动致仕的,也不乏沽名钓誉之辈,通过致仕来以退为进。还有的官员是为了规避政治风险,比如春秋时期的范蠡还有明朝的刘伯温,到了天下大定的时候,都主动请辞,来规避政治风险。当然也有是真的对做官不感兴趣的,比如我们熟悉的陶渊明、南朝梁代的陶弘景,这些人主动致仕,就是为了归隐田园,享受田园生活,反正也不差钱。

致仕制度说的很热闹,跟古代老百姓无关,老百姓以种田和做工为生,真的需要活到老干到老。在这个过程中,死于饥饿、疾病、战争占绝大多数,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的工人、公务员也享受了退休制度,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退休金也逐步惠及到农民,虽然金额比较少,也是社会巨大的进步。

对于广大的农民、打工、白领来说,大家关心的其实并不是退休的年龄,而是退休金的发放,以及退休金是否能够覆盖以后的退休生活所需。现在广大的农民由于并没有被社保覆盖,60岁退休年龄到了以后,由国家补贴发放退休金,每月只有几十甚至几百,也有地方根本没有。这些钱无法支撑起老人的生活,就出现了退而不休的情况,到了退休年龄还要继续工作。

保障劳动人民退休以后的基本生活才算是解决了退休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解决,要达到这个目标还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