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塔是什么(逃逸塔是什么意思)

圈圈笔记 54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公号:中国航天科普(id:space-more)】

载人航天器运载火箭(简称载人火箭)与普通火箭在外形上最显著的一个区别,就是载人火箭的顶端安装着一个尖尖的逃逸塔。当火箭发生危及性命的紧急情况时,这个逃逸塔能够与其他火箭部件组成逃逸飞行器,带航天员迅速逃离危险区。本篇,让我们来探秘火箭上这个不怎么起眼的救生队员吧!

逃逸飞行器

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火箭上设计了多种救生模式,利用逃逸飞行器进行救生就是其中的一种。以我国发射载人飞船的火箭——长征2号F载人飞船运载火箭(简称长征2F载人火箭)为例,这种救生模式能够在火箭起飞前90秒至起飞后120秒的时间内,也就是火箭的飞行高度在0到39千米左右时使用。

长征二F载人火箭结构示意图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限制呢?这是因为逃逸飞行器救生需要在火箭相关系统、部件全部就位且工作正常的情况下进行,而长征2F载人火箭的逃逸飞行器在火箭发射前30分钟才具备启动条件。因此长征2F载人火箭起飞前90秒才可以开始使用逃逸飞行器救生。而起飞后120秒是长征2F载人火箭逃逸塔分离的时候,之后逃逸塔离开火箭,航天员无法再使用逃逸飞行器救生。

使用逃逸飞行器救生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在火箭发射前90秒到起飞后120秒这个时间段内,火箭若是发生各种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故障,逃逸塔会带着载人飞船迅速飞离火箭航向,到达安全的上空。随后,飞船返回舱会从逃逸塔中分离出来,带着航天员安全着陆到地面上。

逃逸飞行器救生过程示意图

更有意思的是,逃逸飞行器只有在火箭发生故障需要启动救生时,其内部机构才会锁紧,稳固地抓住载人飞船,实现逃逸救生。那么,逃逸飞行器内部是什么样的呢?

还是以长征2F载人火箭为例,它的逃逸飞行器主要由逃逸塔、上部整流罩和整流罩上的高空逃逸动力系统、上下支撑机构、栅格翼和灭火装置等组成。逃逸飞行器内部包裹着神舟飞船,从上到下依次为飞船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

逃逸飞行器结构示意图

让我们重点关注下能够在危急情况下锁紧飞船上、下支撑机构。简单来说,火箭正常飞行时,上、下支撑机构提供飞船与整流罩之间的弹性支撑,执行逃逸命令时,它们会同时锁紧,固定飞船。

这是因为,上、下支撑机构各有3件,互成120°排列。其中,上支撑机构安装在整流罩的前锥段。正常飞行时,锁紧接头受到弹簧作用,始终与飞船保持接触,但内部有15毫米的间隙能够移动,因此可以实现对飞船的弹性支撑。

上支撑机构

下支撑机构安装在整流罩的后锥段。正常飞行时,下支撑机构受碟簧推杆作用,使曲梁前后的两个接头紧靠在载人飞船上,再加上接头内也留有活动间隙,因此也实现对飞船的弹性支撑。

下支撑机构

一旦开始执行逃逸任务,上、下支撑机构的各锁紧接头锁紧,其间能够运动的间隙就被消除了,对飞船的弹性支撑就转变为了刚性支撑,从而稳固飞船位置。

看了以上的知识,大家也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逃逸飞行器是否在实际任务中得到过应用呢,是否真正使航天员得到救助了呢?别说,还真有这么一回。

1983年9月26日,苏联联盟型(SL-4)火箭即将发射联盟T10A飞船,一切准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发射前2小时,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弗·季托夫和格·斯特列卡洛夫进入了飞船的返回舱。就在火箭即将发射的最后几秒,故障传感器突然发出警报:火箭底部着火了!地面人员得到消息后迅速发出指令,断开整流罩与火箭、飞船返回舱与服务舱之间的连接。1秒后,逃逸飞行器将飞船带离火箭,很快就飞上几千米的高空,到达了安全的区域。几秒后,发射台上的火箭发生了爆炸。就在爆炸后不到两分钟,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两名航天员安然无恙。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逃逸救生过程。

联盟T-10A飞船在发射台上

听起来是不是有那么点惊险刺激呢?如果小伙伴们有任何关于逃逸飞行器的疑问或是想要分享的逃生经历,欢迎留言哦!

参考文献/

[1]黄春平,等.通天神箭——解读载人运载火箭[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1.

[2]周凤广,徐克俊,等.戈壁天港——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1.

文/杨斯爽

编辑/贾冰玉

审校/杨洁

如需转载,请留言获得授权哦~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