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个问题,学佛第一个应当学谁?
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还是弥勒佛?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就我而言,我会推荐阿閦佛。
这个佛对民众来说,有些陌生。但是在诸佛中,他的地位并不低。
阿閦佛是梵文Aksobhya的音译,意思为不动,阿閦佛就是不动佛。所谓不动,指的便是意志坚定,心无旁骛。学习阿閦佛,就是学习这种不动的本领。对于佛教徒来说,掌握了这种不动的本领,才能静下心来,参悟佛法的真意。
阿閦佛另一个让人敬佩的地方便是永不嗔恚。
佛教认为,由嗔怒而生烦恼,而烦恼则是苦的直接根源,是获菩提、得涅槃的大障碍,所以不嗔恚被列为佛教重要戒律之一。
阿閦佛成佛前,曾受大日如来的教化,立下了对众生永远不生嗔怒的誓愿。而这也是六波罗蜜及断三毒而得解脱的根本修行之道。
写到此,不熟悉佛教的人可能会迷糊,什么叫六波罗蜜?何为断三毒?
简单来说,六波罗蜜,是佛教提出的从生死彼岸到达涅槃彼岸的六种方法或者途径,分别为布施、持戒、忍、精进、智慧、定。而三毒,则是指贪、嗔、痴三种烦恼,也被叫做根本烦恼。
私下想想,要做到无嗔无恚实在太难了。我们处在一个世俗社会中,每个人被功名利禄所笼罩的同时,还被各种感情所羁绊。身处其中,难免有争斗之心。而要做到对万事万物不生嗔怒,就要学会放弃自己的利益,只有跳出来,才能万事不萦于怀,得到完全地解脱。但人性是自私的,跳出来便意味着与人性做斗争,自己否定自己。这就好比,朝自己捅一刀,明明鲜血洒地,嘴上却笑着说不疼。这种境界,估计也就像阿閦佛这样的佛祗才能做到吧。
接着说阿閦佛,他成佛之后,在东方建立了一块乐土,名唤妙喜世界。据《阿閦佛国经》记载,此净土没有根本烦恼,所有人都不被贪嗔痴所纠缠,皆行善事,没有邪说外道,衣食有芳香,住所皆七宝所成……佛教徒认为,阿閦佛仍在此净土说法,故尊称其为东方佛。
既然提到了东方,就不得不说阿閦佛与我国的关系。阿閦佛能够传到中国,得力于支娄迦谶的传播(有关支娄迦谶的介绍可以参见《支娄迦谶:来无影、去无踪的一代高僧,大乘佛教最该感谢的人》)。《阿閦佛国经》便是他翻译的。这部佛经是汉传佛教净土宗最初的经典。支娄迦谶也因此被称奉为妙喜宗东土初祖。所谓的妙喜宗就是指修习妙喜世界阿閦佛的信众。他们坚信,只要勤持六度,发愿往生妙喜世界,死后便能转生此净土。
此外,阿閦佛还被人尊称为金刚智。按照密教的说法,阿閦佛是金刚界五智如来中的东方如来,代表着大日如来五智中的第二智大圆镜智。此智慧以大圆镜为喻,是说其智体清净无染,显现世界万象如大圆镜。此智可觉悟人的本性,使之具有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智慧之菩提心。
如今所建的阿閦佛塑像,多是坐像,右手持梵函,左手作拳,全身黄金色。阿閦佛的手印为破魔印,据说此手印可以消灭诸魔恶鬼,一切烦恼皆不动。
网站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拥有所有权,请认真核实,谨慎使用,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