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由李叔同填词(什么是李叔同填词)

圈圈笔记 57

哈尔滨管控依然很严,还是要坚持宅家啊!话说此次远行,不经意间,旅途中曾去过泉州的清源山和承天寺,承天寺设有弘一大师化身处碑,泉州清源山弥陀岩建有弘一大师舍利塔,返程时转机天津,在天津还有幸去了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天津是个很有意思的城市,跟北京相比,房价令人陡生好感。今天要参观的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是在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与滨海道交口处李叔同故居原址上重建的。总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分为园林景观和故居两部分。

重点复原的景观有桐达钱庄、佛堂、起居室、洋书房、中书房、意园及部分匾额、楹联。园林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由太湖石假山、池塘、长亭及弘一大师纪念亭组成。陈列展览由室内外复原、李叔同生平图片展、李叔同生平石刻与书法篆刻仿刻室外展区,以及户外艺术营造展览等五个部分组成。

李叔同(弘一大师),1880年10月23日出生于天津,1942年10月13日圆寂于福建泉州,享年63岁。今天我们去看看第一展室,第一展室围绕李叔同1880年出生——1918年出家前的生平事迹。作为中国近代文化大师和佛学大师,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李叔同(弘一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不由得心生敬意。

让我们老膜拜一下弘一法师辉煌的人生中众多领域的第一吧。他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主要创始人,中国话剧的奠基者;是中国最早介绍西洋画知识的人,第一个聘用裸体模特教学的人;是向中国引入西方音乐的先驱,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的独立编辑和出版者,中国第一首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创作者,国内最早使用五线谱作曲者之一,由他填词的歌曲《送别》至今广为传唱,经久不衰。他的书画和诗词等艺术成就卓越非凡;书法朴拙圆满,浑若天成;篆刻艺术独树一帜,并亲手创建了著名的治印团体乐石社。他以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吴梦非等一批享负盛名的画家、音乐家。

早在1906年,李叔同与留日学生曾孝谷等人在日本正式成立了艺术团体春柳社,这是中国的第一个话剧团体。此话剧团体在灯光、布景、造型、服饰等方面开风气之先,《茶花女》是春柳社成立后公演的第一个剧目。日本剧评家松居松翁曾撰文:中国的演员,使我佩服的便是李叔同君。当他在日本时,虽仅仅是一位留学生,但他组织的春柳社剧团,在乐座上演《茶花女》一剧,实在非常好。不,与其说这个剧团好,宁可说这位饰茶花女的李君演得非常好……尤其是李君的优雅婉丽,决非日本的俳优所能比拟…他为中国新剧燃放了最初的烽火。

最想不到的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经典歌曲《送别》,你一定知道吧?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如此熟悉的旋律,连我这乐盲都能哼唱几句。1915年,当时在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担任音乐课教员期间,填词创作了这首被后世广为传唱的《送别》,100多年来,这熟悉的旋律一直萦绕在我们的耳畔。他作词作曲的三部合唱《春游》,是中国近代歌曲创作史上最早的一首多声部声乐作品。

《送别》的曲调是美国通俗作曲家约翰·P·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李叔同运用中国古诗创作手法,重新填词创作的一首学堂乐歌的代表作,这首歌成了大家了解李叔同的窗口。大家在这首歌中都能体味到《送别》的淡淡离愁,歌词传递着浓重的人生空幻感,蕴藏着出世顿悟的暗示。此外,歌曲是对中国古典送别诗的继承: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熟悉的意境。

李叔同少年时期就非常喜欢京剧。1904年,在上海参加了京剧《八蜡庙》、《白水滩》的演出,左图为李叔同在上海票演京剧,扮演黄天霸的剧照。右图为李叔同在上海票演京剧,扮演褚彪的剧照。

39岁是李叔同的人生节点。在此之前,李叔同在中国近代文化艺术领域叱诧风云,闻名遐迩;39岁之后,李叔同皈依佛门,法名演音,号弘一。从此,李叔同云游四海24年,苦心修行,以其振兴断送近千年的南山律宗之功,被佛学界誉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