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能不能祭祀

圈圈笔记 34

故乡二月二的习俗

张耀宇·文

二月二日新雨晴,

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

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白居易诗作《二月二日》

初春的三场降雪过后,气温就开始回升了。田野里积雪慢慢开始消融,思绪还停留在欣赏雪天的美景中,时令却已到了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传统节日。

我的故乡景泰县,位于大西北腾格里沙漠的边缘,这里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在4500年前,景泰先民就辛勤劳动,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

故乡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由来已久,逐渐演变,流传至今尚存的习俗有两项,第一项传统习俗是到了这一天,男女老少都去剃龙头,正月里有讲究,是不能随意去理发的,必须等到二月初二这一天才能理发,小孩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寓意扬眉吐气,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第二项传统是家家户户都要把炉火烧旺,搭上铁锅炒制小麦、麻子,和各类豆子等,传说是在这一天瘪(bie)龙眼,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到了这一天就会抬头。民间炒五谷杂粮,祭祀龙王,祈愿龙王爷在新的一年里格外开恩,多降及时雨,让庄田地里的五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全家人这一天是吃炒豆,就是咬害虫,使人畜庄稼不再受害虫危害。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习俗,当然是无科学根据的,但却寄托了人们的一种愿望。

小时候家里穷,到了二月二这一天,母亲一大早先是生起灶火搭上铁锅,再将一把芨芨草扎起来,剁去柔软的草须,待铁锅烧红后倒入泡制了一夜的豌豆,用它反复搅动,待豆子瘪开口子后,迅速地拨入盆子里。一上午的时间会炒制三四种麻麦(炒制的小麦和麻子混合在一起,这一天炒制的五谷杂粮的凡称)出来,这些麻麦也是全家人当天的三餐吃食。到了这一天通常都开学了,我和小伙伴们的口袋里都装着麻麦,相互交换着品尝各家的味道,其乐融融。

中午或晚上回到家里,大人们就会用剃头刀子或剪子给家里的小孩子剃龙头,从不问你愿意不愿意,这是约定成俗气的规矩。老式的剃头工具落后,一把用了很多年的剃头刀和普通的剪刀,往往是疼地咬牙切齿,也不敢发出声来。

小时候,邻居家的大叔是一位退伍军人,家里有一把手动推子。每逢二月二,龙抬头,到他家理发的都是庄子上有头有脸的人物。这一天大叔家里热闹非凡,大叔挥动着手中时髦的推子,精心地为来客理发,不时传来咔嚓……咔嚓……悦耳的声音,让我和小伙伴们羡慕极了。

上了高中后,到了青春叛逆期,开始对大人们的理发水平产生了逆反心理,说啥也不能让家人剪头发了。每年的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都要拿出省吃俭用结余的两元钱,到校外一家国营理发店,请理发师傅用手动推子理出一个中分发型来臭美。

为了解开小时候心中的谜团,我还专门请教了理发师,关于老式理发推子的工作原理。心心念念的那把老式手动推子的外观像钳子,银色,长17厘米左右,主要构件有两个手柄和两片锯齿形的刀片,刀片上有固定用的螺栓、螺母;两个手柄中间,有一根硬弹簧,捏紧手柄,两片刀片会左右平行移动,头发就会被剪断,稍一松劲,弹簧就自动撑开手柄,理发时速度越快越好,理出的发型也整齐美观。

习惯了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剃头,长大后不论走到哪里,都要将这一习俗坚持到底。记得当兵离开家乡后,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都要去理发店剪头发,在军营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们,绝大多数也和我一样,讲究剃龙头,这一天部队理发室的生意格外好,理发员从早晨忙到晚上,一刻也不停歇。

再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理发店高中低档林立,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小孩理发也不用去理发店排队,高科技的理发工具普及到了千家万户,在家就可以解决昔日这一天为孩子剃龙头的难肠事。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二月二期间的一些风俗还有不少。比如古时候二月二这一天,家庭妇女不能做针线活,怕动了针线一不留神戳伤了龙眼,那可就麻烦了。这一天妇女们也难得有消停的时间,纷纷走出户外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

据权威发布,古人为观测天象,把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每七宿为一组。其中,东方苍龙包含的七宿,连起来的形状像一条龙。龙抬头指角宿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形象,如同龙头抬起。

2023癸卯兔年龙抬头的时辰,约在今晚10点,就让我们以良好的精气神,翘首以待,剪一个理想的发型,用最虔诚的心,迎接龙抬头这一美好时刻的到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