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月6日),
复工复产复商的第一个工作日,
随着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日趋向好,
各大医院的门诊就诊的人数
也越来越多了起来。
根据防疫要求目前市民出入超市、商场、公园等
公共场所
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需要查验72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在此之前
很多医院的就诊要求是提供48小时内核酸报告那么,
现在有调整吗?记者通过电话、现场走访、公开信息渠道等向不同等级的
21家医院进行了解发现各家医院的要求并不完全统一整理如下
大部分医院需48小时
核酸阴性证明若无法提供
可现场进行抗原检测
在随机选取的医院中,有14家三级、二级医院表示,入院需提供至少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不过,对无法提供的患者,大多数医院支持求医问药者现场进行抗原检测,凭阴性结果可入院。
例如: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近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通知称,进入门诊的所有人员,包括患者及最多1名陪同人员,均需要提供48小时内有效阴性核酸检测报告,并需接受体温检测和场所码核验。如无法提供有效时间内的核酸检测报告,可在核酸检测点附近的抗原检测区域进行当场抗原检测。
上海邮电医院提醒,患者在流调护士的引导下,通过数字哨兵查验绿码、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和测温,完成流调后即可进入医院。无48小时核酸报告者,现场完成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方可进入医院。
浦东新区浦南医院建议,无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的患者,提前在家做好抗原检测并上传至疫测达或在入口处进行现场抗原检测,显示为阴性可进入门诊。此外,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电力医院、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上海建工医院、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浦东新区浦南医院等也要求入院者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部分科室项目需24小时
核酸阴性证明建议就诊者提前咨询医院
对于选择特殊科室和特殊检查项目就诊的患者,部分医院除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还有额外要求。从调查结果看,这类科室以口腔科、五官科、内窥镜检查为主。建议拟前往以上科室的市民,提前向医院咨询就诊门槛,避免耽误时间。
例如:
上海长海医院对于就诊科室是口腔科、耳鼻喉科,或者需要选择胃镜、支气管镜、呼气试验等各类需要脱下口罩检查操作或手术的患者,要求提供上海市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无法提供则不能就诊,需另约他时。
上海长征医院的一般门急诊需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而需要脱下口罩就诊的场景则需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静安区中医医院对口腔科要求持24小时核酸阴性报告加当场抗原检测,五官科、肛肠科、眼科、妇科、针灸科、B超室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方可就诊,仅当场抗原检测无法就诊。
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要求,口腔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门诊和内窥镜检查等检查项目需提供24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
嘉定区妇幼保健院要求低风险区域患者提供本市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或24小时抗原阴性证明,而中高风险区域患者需前往定点医院就诊。同时,门诊患者无特殊情况,家属不陪同。
部分社区医院对核酸时限有所放宽市民建议统一标准
从调查看,不少部分社区医院的就诊要求与普通公共场所一致,提供72小时核酸阴性报告即可。
例如:
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提醒市民,提前做好72小时内核酸检测,并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落实场所码、数字哨兵。无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者,可当场进行抗原检测,凭阴性结果和健康码绿码可以进入中心。
浦东新区张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虹口区江湾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前也需出示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不过,部分社区医院仍要求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例如:
杨浦区五角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求,进入中心就诊必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绿色健康码。还要通过随申办移动端、微信、支付宝扫描场所码,完成健康核验和场所登记。通知特别提到,无智能手机的居民,需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医保卡,登记相关信息。
松江区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要求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如无法提供,可现场抗原检测,阴性即可就诊。
普陀区石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就诊须知中提到,出示手机内当日的疫测达抗原阴性结果亦可就诊,但7天以上未做核酸检测,或健康码为黄码或红码的不得进入。
采访中,不少市民提到,
医院也是公共场所,
为什么与其他公共场所不同,
很多医院需要48小时以内的
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也有市民表示,
医院比较特殊,
审核严格也情有可原。
不过,大部分市民认为,不同医院的不同标准容易对就诊者造成困扰,建议统一要求,为市民就医减负。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希望医院能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互联网医院以及大众媒体提前告知。
去医院就诊需要做哪些防护,
带什么防疫装备
才能最大程度上保护自己?
患者到岳阳医院门诊就诊
这些防护措施医生明确反对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王新宇博士表示,去医院看病不要穿医用防护服(俗称大白)。大白是一种连体连帽衫,并且有密封胶条密封,如果不贴好密封胶条,不戴好帽子(穿成夹克衫样子),不同时戴面屏或防护镜,不同时戴手套,不戴好N95口罩,都将不能起到全方位保护的效果。其次,防护服由于透气性较差,因此长时间穿着,人体散发的汗水和隐性蒸发的液体都将滞留在防护服内,造成内衣湿透的现象,非常容易着凉感冒。王新宇说,防护服脱卸过程需要严格的场所和遵循严格的步骤,通常需要反复训练才能符合要求,脱卸后的防护服必须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如果不符合要求脱卸反而增加风险。因此,对于门诊就诊患者,明确反对穿大白。
同样反对穿戴来医院门诊就诊的还有戴呼吸阀门的口罩和护目镜。王新宇说,呼吸阀口罩无论是哪个级别的,由于只是单向对吸入的气体进行过滤,而不能过滤呼出的气体,佩戴者可能会潜在威胁周围的环境,因此医疗场所明确规定是禁止佩戴的。
市民在瑞金医院门诊有序挂号配药
这些防护措施不推荐
有的患者会穿上蓝色隔离衣来就诊,王新宇表示,一般情况下也不推荐。医用隔离衣多数是一次性的,主要是在医疗环境中防护飞沫在内各种液体的正面喷溅,因此建议高危场所正面接触患者的人员配合口罩、面屏使用。对于一般到门诊就诊的人员来说,不会处于这种暴露情况下,因此不推荐使用。
同样不推荐的还有面屏和乳胶手套。乳胶手套可以有效阻隔手部皮肤沾染可能的细菌和病毒,但手套本身是没有杀灭病毒作用的,因此戴手套也可能将接触到的病毒再沾染到你的包包、就诊卡和手机等物品。并且戴手套会一定程度影响手机的操作,而目前就诊无论是扫码,亮码,付费等需要操作手机,反而会带来很大不便。如果反复脱,戴手套,外层沾染的细菌和病毒就可能跑到内层,反而起不到保护效果。因此只要勤洗手,做好手卫生,完全可以避免手部沾染的细菌病毒进入口鼻,因此不推荐戴乳胶手套来医院就诊。
面屏是一种在医疗环境中保护面部被各种液体(包括飞沫)喷溅到的防护设备,在使用前注意要撕去面屏的两层薄膜,并且调整好角度,遮盖住整个面部,通常建议核酸采样人员和近距离接触感染者时使用。如果不是近距离和没有戴口罩的人接触,是没有必要佩戴的。因此,如果来门诊就诊,通常不推荐佩戴。
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恢复门诊
这些防护措施强烈推荐
那么,去医院就医,推荐哪些防护措施呢?王新宇说,推荐外出到任何公共场合都佩戴好外科口罩,外科口罩可以有效防护飞沫造成的呼吸道疾病传播,无论是流感还是新冠。佩戴时应当注意正确佩戴,要遮盖口鼻,要调整鼻部金属压条以贴合自己的脸型,佩戴后口罩外出后,不要用手接触口罩的外侧。如需在特殊场合脱下口罩,需要清洁双手后才去触碰耳部的橡皮筋。口罩定时需要更换,因此外出就医时建议随时携带一个备用口罩。
N95口罩可以有效过滤大部分的颗粒物,因此防护效果较外科口罩更上一个等级。但和外科口罩相比,缺点是佩戴要求高,舒适性较差,以及成本较高,因此要做好权衡。建议就诊和陪伴的人员进入人员密集的医疗场所,特别是发热门诊、急诊等相对高风险场所,可选择佩戴N95口罩。在大多数环境中只要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并且正确佩戴外科口罩就可以了。此外,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都只应该单独使用,不能组合使用。研究表明两层口罩不但不能增加防护效果,还会增加呼吸的阻力,反而增加暴露风险。
第二,保持社交距离。王新宇说,只要保持足够的距离,便能有效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如果再配合佩戴口罩,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两个面对面接触的人员的相互之间的传播风险,避免被感染。建议排队时,最好能够保持1米以上的间距,如果两个人面对面交流时,最好能够再适当拉开一些距离,对于人员聚集的环境,比如候诊区,电梯轿厢内等,看到人员密度较高,应该主动避让,建议耐心等待。
第三,正确洗手。勤洗手可以有效阻断呼吸道病毒的接触传播。每次当手接触过外界公用物品环境,尤其是电梯按钮,门把手,医院的自助挂号和收费系统后,建议及时洗手,记得用流水和洗手液洗手,洗手的时间要足够长。回家后也要记得及时洗手,然后再摘掉口罩。正确的洗手方便又有效,可以防止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的各种传染病,我们强烈推荐所有人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王新宇提醒,外出时可以携带免洗手液,这是在需要进行手卫生,但又没有洗手条件时的一种补充方法,一般选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液进行消毒可以有效杀灭手上可能沾到的病毒和细菌。另外,如果手明显有肉眼可以看到的脏东西,那就应该去洗手,而不是继续用免洗手液进行手卫生。
大家只要坚持做好三件套,
保持五还要,
并及时接种新冠疫苗,
一定能够在医疗场所最大程度
保护自己和家人,安心就医。
END
来源:新民晚报、上观新闻
编辑:lady w
点分享
网站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拥有所有权,请认真核实,谨慎使用,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