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伊评科技
最近发布的荣耀Magic5的热度非常高,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骁龙8Gen2高端机。
这款手机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卖点或者关注的焦点来自于它所搭载的屏幕——一块来自BOE/维信诺供应的OLED柔性微曲面屏。
荣耀Magic5Pro屏幕参数
无独有偶,根据目前产业链中的消息,小米下一代旗舰产品小米13ultra也将会搭载来自国内面板厂商华星光电的2K OLED高刷屏。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案列——在2022年发布的主打屏幕素质的红米K50搭载的还是来自三星的E4 2K屏,而到了今年的就已经换装成来自国内面板厂商华星光电的2K屏。
K60 2K屏
这样的案列还有很多,譬如VIVO在自家走量的VIVO X90和X90Pro上都换上了国产屏,绿厂系的中端产品线更是大量采用国产屏替代三星屏(一加ACE2,真我GT Neo5,一加ACE 2V等搭载的都是国产面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产面板在高中低端全面代替三星屏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
如果小米13ultra最终真如传言那般采用了国产2K屏,那么这基本上也就标志着在高端市场,国产面板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曙光。
注:这里倒不是说小米引领了时代,而是因为小米对于趋势的把控更为敏锐。
那么问题来了,国产屏为什么突然崛起了?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本文我们就来做一个详细的梳理。
1、
国产面板的显示素质确实得到了显著提升。
我们还是以荣耀Magic 5Pro上的这块屏幕作为切入点来详细的探讨这个问题。
荣耀Magic5Pro上的这块屏幕有两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焦点特性——全局峰值亮度1300nit,局部最高亮度1800nit、首次支持LTPO+2160Hz高频PWM调光
不关注手机行业的读者对于这个数据可能并不敏感,但是对于我这个数码行业的从业者来说,这个数据可谓是相当震撼。
首先我们来说亮度。
OLED屏显色素质的好坏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发光基材,基板和像素排列方式。
其中发光基材是直接决定屏幕素质的核心指标,是OLED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关键材料。
而发光基材的背后其实牵扯到高阶化学材料的研发,譬如三星M系列所采用的发光基材很多都来自于全球顶级化工企业比如美国的陶氏化学,日本的本保士谷化学等,材料的配比都是机密。
OLED发光基材
而我们国家虽然也有类似的产业链,但是其所生产发光基材的品质距离世界一流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所以,在曾经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国家面板厂商所生产的屏幕的亮度相比于同时代三星屏都存在很明显的差距。
举个案列,去年发布的荣耀Magic4上的那块屏幕的峰值亮度仅为1000nit,而同时代三星E5屏则可以达到1100nit,局部峰值亮度可以达到1500nit左右。
而今年荣耀Magic5Pro这块国产面板的全局峰值亮度达到了1300nit,局部峰值亮度达到了1800nit,作为对比,目前国内手机厂商所能拿到的最后高阶的三星E6屏的数据为全局峰值亮度1200nit,局部峰值亮度1900nit。
BOE新一代屏幕
换句话说,在亮度方面,顶级国产屏终于追上了三星同时代E系屏。这说明什么?说明国产面板厂商在发光基材的配比和选材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
发光基材的进步除了带来亮度方面的提升,也会带来屏幕在显示效果上(灰阶,饱和度,色准)等方面的升级,如下图所示,这是K60对比iPhone14Pro,大家能说,K60的显示效果比iPhone14Pro差吗?(图片截自Navis-慢点评测)
红米K60和iPhone14Pro
2、
近两年的三星屏挤牙膏甚至倒吸牙膏
三星E4至于三星E3,升级幅度非常巨大,亮度,显示效果,功耗都显著提升,乃至到现在,三星E4屏都不算落伍,显示素质出色。
而从三星E4到三星E5,由于三星加入了微棱镜结构,峰值亮度有所提升,但是这个结构也导致E5屏的实际观感反而不如E4屏,如下图所示,这是小米11(E4屏)和小米12Pro(E5屏)的对比。
至于今年的E6屏,虽然在峰值亮度,功耗方面有所提升但是在观感层面,相比于曾经的E4屏也拉不开什么本质差别。
总之,从三星E4到E6,能够带来极强感知的东西并不多,这可能也是OLED屏发展到瓶颈期的一种表现。
3、
国产屏引领了高频PWM技术的发展,扭转了用户认知。
高频PWM调光,是最近两年由我们国产面板厂商所带起来的一个浪潮,并且到目前为止保持了对三星的领先。
目前国产面板已经可以做到2160Hz,而三星主力出货的E6屏普遍都只支持1440Hz,而且在降低AOR宽度这个层面,目前国产面板的表现吊打三星屏。(具体大家可以搜索VIVO X90Pro和VIVO X90Pro+的屏幕对比视频)
而国产屏所带动的这个技术革新,先不讨论是否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是起码他扭转了消费者对于国产面板厂商的固有认知,这是很重要的。
这种认知一旦被扭转,并且形成一种新的认知之后,手机厂商就可以放心大胆的采用国产高规格面板,而国产面板厂商的出货量就能够得到保证,这就进入了一个非常良好的良性循环之中。
4、
国产面板厂商更容易控制。
目前国内手机品牌除了VIVO之外,其他品牌基本都已经完成了和国产面板厂商的深度绑定
小米 => TCL华星光电。华为,荣耀 => BOEOPPO => 天马
在这种深度的合作关系下,手机厂商能够获得该厂商最新最好的屏幕,而不需要再低三下四的去三星那边当二等公民,并且还能带来不错的差异化卖点,譬如窄边框,譬如更便宜的曲面屏等。
5、
既做选手也当裁判的三星劣迹斑斑
三星利用自己在屏幕面板方面的优势卡过HTC脖子,这是HTC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表达的原话——三星将零部件供应作为竞争武器,曾故意削减对HTC的手机屏幕供应
至于原因,就是因为当年在安卓高端市场,HTC是唯一能够对三星造成影响的品牌。而随后,首次搭载三星曲面屏的华为Mate9Pro,也遭遇了长时间的缺货,而随后华为彻底抛弃三星屏,这其中的缘由大家想一想应该也能够明白。
所以,由于有前车之鉴,所有手机品牌其实都不太想过于依赖于三星的供应链,就连苹果对三星也是颇为忌惮,一直在谋求多供应商。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Niksa bratos.mp30:43来自小伊评科技
网站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拥有所有权,请认真核实,谨慎使用,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