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间小调(山东有哪些地方戏曲)

圈圈笔记 59

山东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儒家思想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地方戏曲。它们中有大家熟知的吕剧、山东梆子、柳子戏等较大剧种,更有各具特色而流布却相对较小的剧种,它们遍布齐鲁大地不同的角落,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信息,既有山东本土地方戏曲又有豫剧、河北梆子等跨省份在山东广泛分布的其他地方戏曲,相互融合、共同繁荣,这里主要介绍发源在山东的山东地方戏曲以及分布,简要介绍其他省份知名地方戏曲在山东的分布

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分布介绍

1.吕剧,又名化妆扬琴、琴戏、迷戏,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形成于山东广饶、博兴一带,分布在山东大部主要是山东北部,此外,苏北和东北地区也有吕剧的分布,鼎盛时期,全国有近百个专业吕剧院团,影响波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省市。

2.柳子戏,又名弦子戏、北(百)调子、吹腔,形成于鲁西南、豫东、冀南毗邻地区,分布于山东、河南及苏北、皖北、冀南一带,2006年5月20日,柳子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43

3.山东梆子,主要流行于山东西南部的菏泽、济宁、泰安等地的大部分县市,以及聊城、临沂等地区的广大城镇乡村。因流行区域的不同,群众对其称呼亦有别。如以菏泽为中心的,习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为汶上梆子或下路调,总称高调,以区别于流行在鲁西南的大平调。1952年,定名统称为山东梆子。

4.莱芜梆子,流行于山东中部莱芜、泰安、肥城、章丘等一带,又名莱芜讴。莱芜梆子包括梆子与微调两类声腔。清中期以后,徽班流入泰安一带;随后梆子腔亦流至汶上一带,并逐渐与徽调合流,同台演唱,后梆子与当地语音结合,有相当发展,开始居于主导地位,剧种遂称莱芜梆子。2008年6月7日,莱芜梆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119

5.大平调(又名大油梆、大梆戏),河南省、山东省地方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中期,主要流行于豫北、鲁西南及豫东、皖北、冀南等地,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大平调的唱腔音乐属梆子腔系统,因比山东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的音调低,故称大平调。它的音乐板式结构多与豫剧相同,艺术风格则比豫剧更加粗犷火爆。大平调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有着很大影响,逐渐形成三个支派,即东路大平调、西路大平调和河东大平调,2006年5月20日,大平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26

6.枣梆,主要流行在菏泽、郓城、梁山、巨野、鄄城、定陶等地。 它是山西上党梆子流入菏泽后,在当地语言影响下发展形成的。枣梆的唱腔音乐属于板腔体,曲调流畅,表现力强,有丰富的板式和曲牌,演唱起来既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泼。其表演具有粗犷豪放的特点,与流行地的区域特性和观众的欣赏习惯正相吻合。2008年6月7日,枣梆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120

7.东路梆子,又称章丘梆子,群众称它为山东沤。是一种山东省的传统戏曲剧种。章丘,过去是南北贸易、商贸往来的重镇。由于商业的繁荣发达,当地的戏曲艺术也蔚为大观。目前流行的东路梆子,为秦腔系统的分支,是经过山西、河北等省而流传到山东境内章丘、惠民等地的,至少有一百八十八年前,就已经在当地流行了。这种梆子声腔,与早已在本地流行的昆曲及其他曲调(如扬州乱弹、柳子、罗罗等)相结合,形成了章丘梆子——东路梆子。相对地,称河北梆子为西路梆子,称秦腔为老西路梆子。

8.柳琴戏,是山东省地方传统戏剧,柳琴戏因用柳叶琴伴奏,也称柳琴书,清末产生于山东省临沂、枣庄一带,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柳琴戏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接壤交界地区。柳琴戏的来源是以鲁南民间小调拉魂腔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柳琴戏曲调流畅活泼,节奏明快,并有多种花腔,谓之拉魂腔。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63,保护单位为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枣庄市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

9.五音戏,山东省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地方传统戏剧,五音戏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唱腔婉转、妩媚,素有北方越剧之称。其发生、发展、定型经历了秧歌腔、周姑子戏、杂社和五音戏四个时期,地方特色浓郁,方言纯朴自然,娱乐性强,易引起观众共鸣。2006年5月20日,五音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66。

10.茂腔,山东省高密市、胶州市地方传统戏剧,茂腔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因其上下句结尾处的噢嗬罕三字耍腔别具特点,所以又称噢嗬罕或老拐调。1895年左右,苏北人老满州携儿女沿临沂向北演唱,将柳琴戏唱腔融合到本肘鼓中,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新唱法。这种唱腔,当地群众称之为打冒或打鸣,取其谐音,本肘鼓逐步衍变成茂肘鼓,解放后定名茂腔。茂腔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且茂腔中女腔尤为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2006年,茂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67

11.柳腔,山东省即墨、平度地方传统戏剧,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形成柳腔,主要流传于即墨地区,后流行于胶东一带,并传入青岛市区。柳腔剧目现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表演风格清新质朴,风趣生动。2008年6月7日,柳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117。

12.两夹弦,也有群众称它为大五音。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山东西部以及河南东部及北部,江苏北部,安徽省北部一带的地方戏。因为它的伴奏乐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一股马尾拉奏,因而其流行地的群众按照其方言习惯称它为两夹弦、大五音。它与流行在黄河以北的四股弦(也称四根弦、五调弦、五调腔)有密切的血缘关系。

13.一勾勾,山东省临邑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一勾勾是由山东省高唐一带的鼓子秧歌衍化而成的汉族戏曲剧种,创于清代初期,发源于山东禹城、高唐一带,兴于清末及民国时期,是在流行的花鼓基础上发展而成。由于其唱腔在每个上、下句结束时,总要以假声颤一下,通常出现七度、八度的大跳,因而被称为一勾勾,或因它的主弦四弦胡琴而称为四根弦或四音。

14.四平调,是地方传统戏剧之一,由豫东花鼓演变而成,后经过挖掘整理,吸收评剧、京剧、豫剧等的腔调发展而成,仅流行于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接壤地区,因它以花鼓为主,吸收评剧、京剧、梆子等剧种的曲调而形成,有人也称它为"四拼调",后改称"四平调"。也有人认为,是根据其曲调四平八稳、四句一平而得名。

15.化妆坠子,平板、寒韵、五字嵌、十字韵、快札板,流行在山东省莘县、冠县、济宁一带,东明、曹县曾有业余剧团。与山东省毗邻的河南省商丘、河北省清丰、安徽省宿县,也很流行。

16.大弦子戏,一种流行于鲁西南和豫东北的古老传统戏曲剧种,渊源于元明以来中原地区的俗曲小令﹐部分剧目﹑曲调同柳子戏近似﹐但风格较粗犷﹐当地民间有"粗弦子﹐细柳子"的说法。也保存了一些高腔﹑青阳﹑罗罗等古老腔调。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笙笛为辅。

17.罗子戏,又称大笛子戏、罗罗头、大笛子罗罗。是山东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它和属于弦索腔系的柳子戏、大弦子戏、卷戏是姊妹剧种,与南方传来的南锣调、罗罗腔不同。流传于山东、河南、河北省接壤地带及山西东南边境,在山东主要流行于阳谷、莘县、冠县、东明一带。

18.乱弹,分布于山东临清、冠县,河北清河、钜鹿、赵县一带。

19.哈哈腔,哈哈腔又被称为柳子调、喝喝腔,是产生于河北省民间的地方剧种,由冀东南和鲁西北一带所流行的民间弦索小曲演变面形成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蓝关戏,蓝关戏是一种流传于山东省莱州市及招远市境内古老的戏曲剧种,属于高腔道情戏,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1.渔鼓戏,流行于沾化一带

22.八仙戏,流布于青州、临淄接壤地方的民间小戏,乃是以外地流入的地摊演唱形式为基础,吸收当地艺术营养发展而形成的。由于演出此戏,惯例是开场演《八仙庆寿》,群众称之谓唱八仙,随之沿习呼定名为八仙戏。

23.端公戏,流行于微山湖一带

24.王皮戏,植根于山东东阿县牛角店下码头村,流行于东阿、平阴、冠县、茌平等地的戏曲剧种之一,为境内所独有。

此外,山东境内还有河南梆子、河北梆子、豫剧、京剧、评剧等流行剧种社团分布,由于不是山东地方戏剧,在这里不做一一介绍。

以上就是对山东地方剧种介绍,很多剧种流行范围窄且传承有限,保护工作十分艰难。如有遗漏请留言补充、评论

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