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怎么读音(沿溯阻绝的溯什么意思)

圈圈笔记 58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教材节选写三峡的一段文字,题为《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初中《语文》注:"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至于:到了。襄:漫上。陵:丘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这条注释与下文"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些矛盾。蒋从明、李利清两位老师2005年就撰文指出:"既然是船行道被阻隔断绝了,船就不可能去江陵;而船若能航行到江陵,则三峡江面就不可能被阻隔断绝。"(见《如何破释作品中的空白语言》。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9期。)新课程标准教材选入此文时,这条注释简略为:"[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阻绝"未注。苏教版和中华版也都如此注。

那么,是否"阻绝"真的不需要注释呢?我以为,根据"注难就易"的原则,"阻绝"是绝对应该有注的,教材编者有意回避了矛盾。

"沿溯阻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蒋从明、李利清两位老师经过求证认为:"既然当时的三峡早已是洪水大发,江宽水深,汪洋一片,则三峡的航道又怎会被阻隔断绝呢?" "应是:三峡沿江两岸上行和下行的人行道或驿道被洪水淹没(即被阻隔断绝)了。"(见《如何破释作品中的空白语言》。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9期。)然而,郦道元是注《水经》,写"江水",突然冒出一句关于"人行道或驿道"的话来,似乎也嫌突兀,且与下文也不连贯。我以为问题不在于阻隔了水路还是陆路,而是没弄明白这"阻绝"的意义。"阻绝"者,"障碍消失"之意也。在这里是主谓结构,并不是"阻隔断绝"之义。"夏水襄陵"(夏季,水位猛涨,把山陵淹没了),水位低时的一些阻碍自然就没有了。水涨船高,航路可以畅行无阻了,才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之航速。

这样解释有没有根据呢?有。《说文》:"阻,险也。" "阻"的本义即指"险要的地方"。如《诗经·商颂·殷武》:"罙(深)入其阻。"《周礼·夏官·司险》:"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又指道路难行。如《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绝"除了"断"的意思外,还有"尽"的意思,如"弹尽粮绝" "斩尽杀绝" "灭绝人性"。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古今汉语词典》:"绝,……②尽,不再存有。"引《庄子·渔父》"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为书证。又如《汉书·扬雄传》:"盖诛绝之罪也。"《后汉书·马援传》:"名灭爵绝,国土不传。"《三峡》一文中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之句,"绝"字就是"消失"的意思。

"沿溯阻绝"意思是"(三峡)航路的一些阻碍消失了(没有了)"。这样理解,才通,文从意顺,了无障碍。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