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详细写出苏轼的贬谪经历?

圈圈笔记 44

历史开讲

苏轼,文学巨匠,一生之中写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可与之相对,苏轼在官途上却是左右碰壁,一生被贬三十多次,这当然不是苏轼智商的问题,而是操守,做为一个人的操守,不是做为官。所以苏轼在官途上,一直存在着无数谜之操作。

成长环境

苏轼,字子瞻,四川眉州眉山人,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公元 1036 年)。苏家在眉山是大姓,苏轼有两位伯父,苏澹和苏涣,其中苏澹不仕,苏涣为天圣二年(公元 1024 年)进士。苏轼的父母程氏,也是眉山大姓,其中程氏之父程文应是当地富豪。也因为苏程二家有此富裕的条件,才能支撑苏洵四处求学(游玩)。

苏轼七岁时(庆历二年 1042年)开始读书,八岁时(庆历三年 1043 年)入读当地的乡校。正值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有蜀中士子传回石介的《庆历圣德诗》,诗中记述并颂扬了韩琦、范仲淹、富弼和欧阳修等人的事迹。

苏轼虽然年少,但受长辈谈论新政的影响,对这四人有了初步的印象。

庆历六年(公元 1046 年),11岁的苏轼作《却鼠刀铭》,苏轼的祖父苏序看到后十分称赞,便做表装于卧室之内。但不幸的次年苏序便去世了,在外游历的苏洵回来奔丧,与此同时,苏轼的大伯苏涣也从京城回蜀。

苏涣回蜀后,发现两个后辈相当有才气,亲自教了一段时间后返京,同时也叮嘱弟弟苏洵不要再远出游历,好生教导后辈才是正事。自此,苏洵也开始亲自教导二子。

苏洵除亲自教导二苏外,还请了许多名师,如当地的名士刘巨、史清卿。苏轼在学习经传典籍之余,也尝博文广识,甚至栽植松树、接种花果、医药等书籍也读,并修习琴艺。

至和元年(公元 1054 年),19岁的苏轼娶王弗为妻,王弗是眉州乡贡进士王方之女,也是书香门第。王弗幼承家训,颇通诗书,与苏轼伉俪情深,可惜不寿,治平二年(公元 1065 年)早亡。

苏轼在熙宁八年(1075),即王弗死亡后,写下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即是为了祭奠亡妻王弗所作。

至和二年(公元 1055 年),张方平知益州,张方平是保守派主要人物,与司马光极为要好。苏洵上书求见张方平,同时还携二轼一同前往成都拜谒。苏张二人谈古论今,品评人物,皆不谋而同,也因此张方平将苏轼与苏辙收入门下。

张方平成为苏轼真正意义上的座师,也是因为这层关系,初入官场的苏轼被当成保守派人物。

天之骄子

嘉祐元年(公元 1056 年),苏洵携苏轼、苏辙前往京师参加科举,张方平顺势向本次省试的主考官欧阳修写了推荐信。

嘉祐二年(公元1057 年)二苏皆中举,苏轼因文章水平极高,被欧阳修点为第二名。只因北宋科举是糊名制,欧阳修以为这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为避嫌定为第二。

北宋因殿试淘汰人,结果有些学子投靠了西夏,给北宋造成极大的麻烦。自此北宋再不淘汰省试的学子。二苏等人也因此,直接进士及第。

二苏考中后,按照惯例,考生在考试结束后是要答谢考官的。于是,苏轼求见欧阳修,这也是苏轼第一次正式会面少时即已仰慕非常的文坛宗主。欧阳修见到苏轼后,收为弟子,并发出如此感慨:自古异人间出,前后参差不相待,余老矣,乃今见之,岂不为幸哉

得到文坛宗主欧阳修钦定的评价后,苏轼声名立马引爆朝野上下,二苏也因欧阳修的关系,结识了许多大人物,比如韩琦、富弼,梅尧臣、王珪、范镇等人。

中进士后的三年,二苏经张方平欧阳修等人推荐,参加北宋最难考试——制科。想参加制科考试,首先要有二个条件;一是大人物推荐;二是准备五十篇高水平论文。制科分为五等,第一、二等虚位空缺并不授人,一般只取第三、四等,若考中第五等即便白身,也赐予同进士出身(低进士及第一等)。

所以整个宋代,考制科的人很少,考中的更是极少。而苏轼是考中第三等者第一人,另有吴育曾得第三次等,可见苏轼的才学。

苏轼过了制科考试后,又遇到另外一个著名人物——王安石。此时的王安石任知制诰,王安石对苏轼这种小年轻有些不以为然,给苏轼的任命文书这样写道;尔方尚少,已能博考群书,而深言当世之务,才能之异,志力之强,亦足以观矣

说话语气完全是站在前辈的角度上,训苏轼。此时的苏轼当然不敢反驳王安石,接了任命文书,赶紧开溜赴任。

第一次贬谪——变法派与保守派

苏轼在外任职几年后,被宋英宗召回京城。再四年,宋英宗死亡,宋神宗上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要开始了。

不过在变法之前,以司马光欧阳修为首的保守派已与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已开始了激烈争斗。双方争夺的焦点在于谏官,即专业给皇帝提意见的官,对皇帝影响极大,尤其是对年轻的宋神宗。

熙宁二年(公元 1069 年)六月,谏院出现空缺。张方平推荐苏轼,被新党推了出去。十月,司马光举荐苏轼等四人为谏官,结果被再次否决。十一月,年轻的宋神宗想任苏轼为起居注,即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这是一个比谏官还重要的职位,王安石马上建言苏轼并不值得被起用,再次被推。

新旧二派激烈交锋时,苏轼已被当成保守派中的重要干将,虽然此时的苏轼并不知晓。

熙宁三年(公元 1070 年)正月,张方平被任知陈州。司马光因意见得不到采纳,愤而辞职,回家著书,随后韩琦,范镇相继被贬出京。这些保守派人物外出后,大多都举荐苏轼等为谏官,如张方平、范镇等。

于是新党开始攻击苏轼,侍御史知杂事谢景温弹劾苏轼,并诬告苏轼在送父丧返蜀期间,以舟船载运货物、贩卖私盐等等。虽是诬陷,但苏轼出任谏官之事也只得作罢。

十月,保守派范镇续四次上书乞致仕,要求停止变法。王安石看到之后,大怒,持其书至手战。范镇走后,苏轼更加势孤,受不了夹心饼之气的苏轼便上书请求外任,被授予杭州通判。

到此保守派全都被排出京城。与此同时,新党其自身内部也在逐渐分化,王安石渐渐掌控不住变法派。

元丰二年(公元 1079 年),苏轼移知湖州,按照惯例需向朝廷上表以谢,结果被变法派借题发挥,向神宗弹劾苏轼。苏轼被缉拿,并押解京师。

几个月的牢狱生涯,顿时令苏轼有了交付后事的想法,写出了遗诗《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二首》。好在有保守派人物如司马光、张方平、范镇等人的努力,苏轼获释。

元丰三年(公元 1080 年),苏轼被贬黄州,开始了长达数年贬居。一次经历的打击,对苏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二次贬谪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死亡,年幼哲宗继位,由皇太后高氏权同听政,高太后立马请回司马光主政。司马光尽废新法的同时,还召回了许多保守派,其中就包括苏轼。

此时的苏轼有了更成熟的想法,司马光欲尽废免役法恢复差役法,苏轼表示反对。苏轼认为,免役、差役其实各有利弊,但免役法自新法起已行之一二十年,忽然改变,民户未必适应,不能轻易废止。司马光闻之有所不悦。

司马光没想到苏轼竟然会跳反,司马光相当生气。但生气归生气,司马光还没空管苏轼,因为司马光已时日无多,还有更多的新法等着他去废除。

元祐元年(公元 1086 年)九月初一,司马光病逝。

司马光的去世,也意味着保守派群龙无首,开始陷入内耗的阶段。再加上王安石的去职,变法派变质,二派相争早已不是思想相争,而是利益。

苏轼因在变法与保守派之间反复横跳,同时被这二党排挤。在苏轼上书无数次外放后,于元祐四年(公元 1089 年)三月,苏轼终于被授予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第三次贬谪

苏轼远避外州不久,又被召回朝中。原因是朝廷党争再次分化,这次出现了以地域为特点的党争,比如蜀党,就有吕陶、岑象求,二苏等;陕党有张载和其学生吕大钧;洛党颢及其弟子朱光庭。

攻击苏轼的理由就很简单了,朋比欺罔,援引党与,轼自进用以来,援引党与,分布权要,附丽者力与荐扬,违迕者公行排斥,等等。

经过政治斗争的苏轼再次感觉厌倦,乞求出知越州,然而未得许可。

再加上元祐八年(公元 1093 年)高太后死亡,宋哲宗亲政。哲宗对于无休止的党争倾轧十分不满,所以想再次启用新党。故尔朝中人物向哲宗推荐新党中章惇、安焘、李清臣和吕惠卿等人。

苏轼眼见新法再次会被推行,比较负责的上书要求宋哲宗慎重,同时立马请辞外放。宋哲宗没有听苏轼的建议,但还是放苏轼外任。

新党执政后,再次对旧党人对进行打压,苏轼被殃及池鱼。从绍圣元年(公元 1094 年)到至绍圣四年(公元 1097 年),新党中人穷追不舍,借哲宗之名继续打击旧党诸臣,苏轼相继被贬定州、英州、惠州,琼州,地方是越来越偏,越来越恶劣。

不过此时的苏轼已无半分功名心,对他的处罚,倒是相当坦然。

元符三年(公元 1100 年)正月,宋哲宗死亡。新上位的宋徽宗大赦天下,苏轼再一次被召回。

建中靖国元年七月(1101年8月24日),北归途中,苏轼病逝。

在普通人看来,苏轼就是不会做官,已有相当好的条件,却不肯见风使舵,永远与主流意见相悖。不过在我看来,苏轼,不像是一个做官的,更像一个有良知的文人,永远坚守自己的信念,从不趋炎附势。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苏轼才能受后世知识分子的喜受。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