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要不要遛狗

圈圈笔记 79

来源:【大河健康报】

大河健康报记者 梁露露

湿础人沾汗际,蒸林蝉烈号时。

7月26日进入中伏了!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而且又潮湿闷热的季节,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

图片来源 pexels.

高温天气极易出现精神不济、四肢乏力、食欲不振等情况,这个时候更要注意养生保健,尤其是孕产妇、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

三伏天如何防暑?中医有何养生小妙招?

孕产妇夏季要注重养心

俗话说孕妇过三伏,腹中揣火炉。

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周艳艳表示,酷热的夏季,孕妈妈需要承担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饮食方面,在保证孕妈妈及胎儿营养充足的前提下,要多补充水分,少食高糖水果及饮品。不建议孕妇食用冰镇西瓜、冷饮等寒凉食物,以免胃肠血管突然收缩引起胃部痉挛、出现腹痛,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宫缩,甚至引发早产。周艳艳讲道。

图片来源 pexels.

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所以孕妇夏季要注重养心。

要保持愉悦且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建议多听音乐、读书、散步等以调养身心,转移注意力。

孕妈妈们在生产后,也应注意养生保健

产妇在分娩时用力、耗气伤血,即使是剖宫产,也会损伤人体气血,使产妇阴血骤虚、阳气浮越于体表。产后百脉空虚,子宫内膜血窦开放,面对湿热环境,产妇要防止细菌、病毒滋生入侵。

此时洗澡要注意三要和三不要:

洗澡水温度不要过低、洗澡时间不要过长、洗澡后不要过度劳累;洗澡后要及时擦干、保暖、休息。

夏季老年人可选早晚锻炼

夏季暑气很重,老年人的组织器官和生理功能衰退老化,稍不注意就会引发疾病。

河南省中医院骨病科中医师王龙飞表示,在饮食方面,老年人应遵循少油、少盐、少糖的标准,以清淡饮食为主。可适量进食鱼肉、鸡肉、鸭肉、蛋、奶等,尤其要食用足够的绿叶类蔬菜和当季新鲜水果。

饭后散步、遛狗、太极拳、八段锦等是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但天气最热的中午和午后不宜运动锻炼,可选择早、晚间气温较低时出门锻炼。

家长需把好儿童病从口入关

夏日阳气旺盛,万物生机蓬勃,是小儿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河南省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韩雪表示,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儿童免疫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其个子的长高,建议学龄期的小儿要保证10小时左右睡眠

家长还需把好病从口入关,孩子饮食要洁

季暑湿,容易滋生细菌,小儿胃肠消化能力弱,食用瓜果类食物前要清洗干净;肉类要以熟食为宜,建议加热后食用;生熟刀具、案板须分开,避免寄生虫等感染;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另外,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健全,夏季易发生中暑,家长应避免让孩子在午间及阳光下活动时间过长,注意补充足量水分。

高血压患者应合理调整降压方案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人体的水盐代谢、循环及内分泌等发生显著变化,高血压患者如何安度炎炎夏日呢?河南省中医院心内科临床药师吴桂月表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合理调整降压方案

夏季血压会有所降低,但下降幅度因人而异,不可擅自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具体减多少量或是否更换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另外,坚持在家自测血压,以便及早发现血压波动并及时干预。

调摄情志

炎热酷暑易扰心神,使人情绪激动,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夏季要注意戒躁,保持良好情绪。

起居有常

夏季虽有平均血压下降的规律,但也存在夜间血压升高的现象。此时昼长夜短,夜间睡眠时间往往缩短,建议养成午睡的习惯,以保证睡眠时间充足,减少因睡眠不足引起的血压波动。

本文来自【大河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