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是什么(人文主义是什么简单概括)

圈圈笔记 96

文|木易

编辑|木易历史

简介

人文主义思想是16世纪以来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思想运动,它以人性、自由为中心,提倡个人的觉醒和解放,要求在理性的基础上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意义,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中世纪晚期欧洲出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它以宗教改革运动为标志,是以基督教的三原说为理论基础,以《圣经》中对人性、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的肯定为其核心内容。在中世纪晚期,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兴起到发展成熟的过程。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由萌芽到兴起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在13世纪之前,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希腊哲学体系在欧洲占据着统治地位;在13世纪末到16世纪初,在中世纪晚期盛行着一种以《圣经》中对人自身价值、人本身的尊严和意义肯定为核心内容而形成新宗教体系的思潮。

人文主义思想作为一种思想思潮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兴起再到发展成熟的过程,它既是欧洲文化发展进程中特定历史时期西方文明发展历史进程和民族特性、民族精神塑造过程中产生和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西欧中世纪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所必然出现的一种思想形态。

一、中世纪欧洲的黑暗时代

从公元410年罗马人消灭了亚细亚地区的拜占庭帝国之后,欧洲开始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由于罗马时代的长期统治,西欧各民族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长期处于一种野蛮状态。

原始人只会使用火和石块,而不会用火和石头制造器物,更不用说能用火来处理物质资料了。(《西方文明史》)这就意味着当时人们的思想非常闭塞,对外界事物不能做出任何反应,一切都处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之中。这样一种状态自然不可能孕育出有生命力的、充满活力的精神文化。

同时,由于各民族之间文化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彼此之间无法沟通和交流,因此产生了狭隘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优越感,这种狭隘民族意识和民族优越感又为各个国家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埋下了伏笔。

总之,在这样一种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欧洲中世纪社会和文化状况实际上就是一个充满着黑暗、野蛮、愚昧和迷信的时代。

二、中世纪的思想文化状况

从13世纪起,欧洲进入了中世纪,也称为中世纪。关于这段时期的欧洲,最早的描述是出自于意大利学者维罗纳的《编年史》。在这部著作中,他描述了意大利王国从神圣罗马帝国分裂后,罗马帝国逐渐没落的过程,以及欧洲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维罗纳在书中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对这段时期欧洲社会的经济状况进行了描述。在他看来,这段时期之所以称为中世纪是因为中世纪不仅是时间概念上的,更是指思想文化状况上的。

在维罗纳看来,整个中世纪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公元五世纪到十一世纪前期;第二阶段是从十一世纪后期到十四世纪中叶;第三阶段是从十四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前期。在这三个时期里,欧洲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在维罗纳笔下中世纪时代已经是过去式,但这三个时期在他的叙述中还是被作为中世纪欧洲社会状况的基本概括。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社会的状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维罗纳在《编年史》中认为,自公元五世纪到十一世纪前期,是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罗马共和国实行奴隶制,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占据着主导地位。

直到公元十二世纪初,罗马帝国开始走向衰落。在这一时期里,罗马城逐渐没落为一个普通的城市,欧洲社会处于分散、割据、分裂的状态。

自公元七世纪起,神圣罗马帝国开始出现分裂。随着神圣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内部纷争不断加剧,各地区逐渐被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各民族所占领,形成了所谓的德国和意大利两个国家。

三、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

人文主义思想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兴起是有其客观历史基础的,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宗教改革运动为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和思想基础。

宗教改革运动从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教会在思想领域的垄断地位,破除了罗马天主教会所宣扬的以神为中心,以教皇和教廷为权威的观念,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方思想界的冲击和影响。

另一方面,文艺复兴运动在推动个人觉醒和解放上是不可忽视的。文艺复兴运动是继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又一次在欧洲掀起了一场以追求个人自由和解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思潮,它把人文主义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而为人文主义思想在整个中世纪晚期的兴起创造了社会条件。

综上所述,中世纪晚期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由萌芽到兴起再到发展成熟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

1.从思想上说,13世纪以来,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希腊哲学体系在欧洲占据着统治地位;随着伊斯兰世界对阿拉伯人的文化入侵,尤其是对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冲击,致使西方哲学体系面临着从神学体系向世俗哲学体系转型的问题;同时,受罗马天主教的影响,基督教世界内部的发展也面临着危机和挑战。

2.从文化上说,罗马天主教与伊斯兰世界的文化碰撞使得人们对教会、教权和神学产生了怀疑。

3.从社会背景上说,14世纪末到16世纪初,西欧社会处于大变动时期——宗教改革运动。

4.从思想文化发展上说,中世纪晚期西方世界的思想界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想形态——人文主义思想。

四、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宗教改革的浪潮也引发了人文主义思想在欧洲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兴起和发展是在基督教信仰受到严重挑战,人们迫切需要探寻一条新的出路和方向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宗教改革运动是以反对罗马天主教会为主要目的,以教会实行异端审判、违背圣经和教义,以神权高于一切为特征的一场宗教改革运动。

它主张通过民主的方法建立基督教的新教义,从而削弱基督教对世俗权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等方面的束缚。

这场运动给整个中世纪晚期带来了深刻影响,并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从而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在中世纪晚期社会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随着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基督教中一些封建残余势力开始对人们进行文化渗透,企图将教义和礼仪用基督教的形式加以传播,以实现其政治目的。

同时,由于教皇权力的日益膨胀,教会对于世俗政权的干涉,以及对教会内部事务的干预越来越频繁,教会自身也出现了腐败现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天主教会为首的基督教势力开始出现分裂和对立状况,并逐渐形成了两个不同性质、不同形式和不同作用的教派。

在这一时期基督教分裂为两派:一派是教皇利奥十三世和皇帝腓特烈二世之间的正统教派;另一派是由罗马天主教会分裂出来的一些宗派。

五、中世纪西欧对理性主义的反思

16世纪以来,随着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欧洲开始了新一轮的文化转型。人文主义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在近代早期,作为欧洲思想界的主流,理性主义的发展是以古希腊哲学思想为基础的。然而,在17世纪,随着哥白尼、开普勒等人对日心说提出质疑之后,理性的中心开始向地心转移。在17世纪中叶之前的17世纪欧洲文化转型中,理性主义始终被看作是一种主导思想。

但是随着理性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发现理性并不能提供客观真理。人们发现自己所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并不是真理的唯一来源,人可以依靠自身经验来建立对世界的认知。人也并不是上帝手中的羔羊,人在这个世界上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六、作者观点

近代欧洲的人文主义思想作为一种思想思潮,它与整个欧洲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

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从萌芽、兴起到发展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自发到自觉、由个人的觉醒到群体的觉醒、再到个人自由意识的觉醒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既是欧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展和演变所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历史阶段,也是西欧中世纪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所必然出现的一种思想形态。

当然,人文主义思想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它是以基督教文化为背景所形成的,受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因而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其历史地位和影响仍是不可否认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